[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702.8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泰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C23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245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自动 酸洗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
背景技术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大批量生产中可采用喷射法。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常温下,用20%~80%(体积)的盐酸溶液对钢铁进行酸洗,不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清洗后金属表面成银白色,同时钝化表面,提高不锈钢抗腐蚀能力。采用浓度为5%~20%的硫酸水溶液,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和粘附盐类的工艺称为硫酸酸洗法。市面上出售的工业浓硫酸通常含H2SO475%~97%(质量分数),也可以选用褐色工业硫酸溶液,它含H2SO475%~78%(质量分数)。但是,目前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它不但污染环境、损害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安全、自动化程度高的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加工的铜管平铺在分离架上;
(2)控制机械抓手沿着轨道运行到分离架的起吊位,将一根铜管提起,运到酸洗槽位,然后放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
(3)酸洗一段时间后,控制机械抓手将酸洗槽中的铜管提起,运往热水槽位并放入热水槽中;
(4)待热水槽洗完后,控制机械抓手将铜管放入冷水槽进行漂洗;
(5)漂洗完后,控制机械抓手将铜管放入烘干槽内进行烘干;
(6)控制机械抓手将铜管排列在铜管收集架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步骤(2)中进行酸洗时,要同时搅拌酸洗槽中的液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步骤(2)中进行酸洗时,采用自动抽风系统同时抽取酸洗时产生的酸雾。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步骤(2)中酸洗的温度为65-95摄氏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酸洗槽通过石墨换热器对酸洗液进行加热。
本发明所述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酸洗材料的质量,避免同一批材料的出现过酸洗或欠酸洗的现象;吸收了排放的酸雾,减少了环境污染;延长了酸洗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费用;提高了酸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材自动酸洗工艺,首先将需要加工的铜管平铺在分离架上,机械抓手沿着轨道运行到分离架的起吊位,将一根铜管提起,运到酸洗槽位,然后放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一段时间后,机械抓手将酸洗槽中的铜管提起,运往热水槽位并放入热水槽中;最后待热水槽洗完后,机械抓手将铜管放入冷水槽进行漂洗;漂洗完后,控制机械抓手将铜管放入烘干槽内进行烘干;之后控制机械抓手将其整齐的排列在铜管收集架上。
酸洗时,酸洗槽侧边的液体搅拌装置将开启,使得槽内的液体不停的 来回摆动,这样可以冲刷掉材料表面的沉淀杂质和氧化物,它使铜材可以与酸洗液充分的接触,保证酸洗的效果;酸洗槽两侧有自动抽风系统,槽体内部形成一条风路,酸洗时产生的酸雾自动的被收集送到吸收塔中进行中和,可大大减少酸雾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泰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泰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