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投型动中通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3465.5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杨适;刘江;李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42;B60P3/00;B60R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投 型动中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中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投型动中通。
背景技术
动中通是“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简称。通过动中通系统,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的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等平台,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可满足各种军民用应急通信和移动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的需要。卫星自动跟踪系统是用以保证卫星发射天线在车体运动时对卫星的准确指向。
传统的车载动中通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作战部队的快速、灵活的机动式作战要求,更不能满足空降兵部队的需要。以师指系统卫星通信车为例,根据空降兵师机动式指挥信息系统总体要求,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应不受地域的限制,当空降后应担负空降部队与指挥中心远程卫星通信的任务。空降兵师指卫星通信车主要功能要求是:1、远程卫星通信的枢纽和中继;2、在静止时和行进中实现与战略卫星支线网系统卫星端站(0.9m卫星便携站)的远程卫星话音、数据通信;3、在静止时和行进中能通过超短波、短波和无线网桥加入空降兵师指系统野战通信网,与师指系统实现语音/数据通信,能接收师指系统信息并通过卫星系统转发或通过卫星系统接收数据信息并向师指系统转发;4、实现卫星信道建链、拆链,卫星数据传输,具有通过卫星信道传输报文、文件的功能;5、满足空投空降要求。
但是,传统的车载动中通只能满足二级公路运输和使用要求,无法满足车载设备在配置车载安装架后能承受有效瞬态持续时间为25ms,峰值加速度为30g的冲击,因此开发空投型动中满足空降兵部队的空投空降要求是所属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投型动中通,以满足车载设备在配置车载安装架后能承受有效瞬态持续时间为25ms,峰值加速度为30g的冲击要求。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投型动中通,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措施对车载动中通进行改进:
1)对车体加固:将车厢分成两部分,中间设置一竖直隔墙,竖直隔墙的上部分做30°斜面隔墙,隔墙均用方钢管做骨架;车厢顶部切割处加一根加强筋,将车厢左右两边连为一体;在后车厢侧壁切割剩余部分用方钢管与其焊接,以起到加强作用;在车后部安装天线位置处用方钢管焊接一个天线座固定架,固定架的两端紧固在车厢的左右两壁上,固定架的下方与车厢地板紧固,增强了车厢的刚度,提高车厢抗振动和冲击的能力;
2)设置玻璃钢天线罩:采用玻璃钢制作天线罩,内设加强筋;玻璃钢天线罩的下边缘与车厢联接的部分进行加厚设计,加厚部分镶嵌一层钢板,以便安装铰链和安装两侧螺钉;玻璃钢罩的合适位置(注意:不要与天线面干涉)增加加强筋。
3)关键设备的减振;A)天线座的减振:在车厢后部天线座固定架上安装4个非线性大阻尼减振器,减振器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天线座,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上。通过CAE分析找准整个天线座的重心位置;B)机柜减振:机柜Ⅱ、机柜Ⅲ为固接式联排机柜,其底部安装8个非线性大阻尼减振器进行减振;经过减振后作用在设备上的冲击降到10g。机柜Ⅱ上方加装背部减振器,机柜Ⅲ侧面加装减振器;C)功放减振: 在功放安装支架的下部安装四个非线性大阻尼减振器。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选用频率为5~25Hz,额定负荷为35kg的减振器;按振动传递率<1,冲击传递率<0.7选取减振器。
进一步,所有减振器的高度按≤100mm设计,减振位移量按≤30mm设计。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应不受地域的限制,当空降后担负空降部队与指挥中心远程卫星通信的任务,本空投型动中通适用于空投、空降要求,或者其他有强烈振动冲击环境的动中通用户。本发明空投型动中通能承受有效瞬态持续时间为25ms,峰值加速度为30g的冲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加固部分,2-玻璃钢罩,3-天线座的减振,4-功放减振,5-机柜减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投型动中通,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措施对车载动中通进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