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似拱形堆积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375.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2 | 分类号: | E02D3/02;E01C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 堆积 袋装 土地 加固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地基、路基处理形式,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现场袋装砾、砂性土进行似拱形的加固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现场袋装砾、砂性土作为原材料,采用似拱形方式,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应用于道路路基,中、轻型建筑结构工程,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保障建筑结构及道路的长期使用功能。是一种使用新型材料和特殊形式的地基处理技术。属于建筑及道路工程中复合地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断拓宽。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土质分布复杂,大量的道路交通工程、城市建筑以及地下隧道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而大量的工程建设也巨大的消耗了现有自然资源。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必须保持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本发明以节省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维护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与生存条件为目的,以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维护人类环境以及持久发展的为原则,结合编织袋自身在无紫外线照射条件下,使用寿命的永久性特性,采用现场袋装砂性土,同时根据拱形结构传力特征,合理改变地基土应力传达形式,控制地基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多途径开发地基处理及道路工程应用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袋装砂性土作为基本材料进行似拱形地基处理技术— 似拱形堆积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根据编织袋对袋内土体的约束作用,实现由无黏性土体向似黏性土体的转变,从而提高土体整体的抗剪强度。同时,地基处理根据拱形结构的力学传达特性,采用似拱形土袋堆积形式,将上部荷载传向地基深处,减小上部处理土的剪应力,并对未处理土在宏观上形成包围形式,提高土体强度。图1所示为采用土袋进行路基处理的一般形式。对于中轻型建筑结构,可根据上部结构荷载传达特征,调整土袋的深度和位置。
本发明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似拱形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该地基加固处理是将砾或砂性土装袋进行地基处理。
上述似拱形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所述地基加固处理采用似拱形土袋堆积形式,对地基进行局部或整体处理。
上述似拱形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所述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将土体装入袋内,实现由无黏性土体向似黏性土体的转变,提高土体整体的抗剪强度。
上述似拱形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所述地基加固处理以似拱形堆积土袋对内部未处理土形成包围形式,实现未处理无黏性土体向似黏性土体转变或增大黏性,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专利由于采用现场砾、砂土通过装袋堆积进行地基处理,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2.本发明专利中的土袋刚性将比实体桩的刚性有所下降,同时具有相对较大的似黏性和一定的压缩性,可有效吸收地震波能量,从而达到免震、减震效果。
3.本发明专利采用拱形处理形式,合理改变地基土应力传达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土体的抗压性能,保障地基的稳定性。
4.本发明专利采用透水性较强的粗颗粒土进行地基处理,保障地基土的透水性能,防止毛细现象的发生,增强北方寒冷地区地基、路基的整体抗冻胀性能。
5.本发明专利施工简单,不需特殊施工设备,在无条件情况下,可完全通过人力实现。
6.本发明专利采用袋装砂土形式进行,在保持原土质的良好透水性能的条件下,可有效避免地震震动引起的细砂、粉砂等液化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似拱形堆积袋装砾、砂性土路基处理一般形式。
图2是本发明似拱形堆积袋装砾、砂性土建筑地基处理一般形式。
图3是结合外围墙式地基、路基处理似拱形堆积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似拱形袋装砾、砂性土地基加固处理可按以下形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