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43211.3 | 申请日: | 201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东;孟凡理;王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余热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矿企业中的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类工矿企业中,对各类工业设备余热的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到,它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能源,避免浪费,而且对设备余热数据的采集分析后,还能对设备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常见的余热回收方法是建立一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使其通过水循环实现余热的回收,这类系统中通常包括有吸收式热泵机组、蒸汽减温减压器、各类管道、阀门、计量仪表等多种设备。
请参见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的运行原理图,即首先对热泵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进行运行数据监视,再根据上述数据控制管道阀门,待热泵停运后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热泵的运行方式,举例来说,目前普遍应用DCS控制系统进行运行数据的监视与控制,运行人员通过监控界面上的运行数据来分析热泵系统是否处于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进而控制闭合或断开各种阀门,来保证余热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此种方式无法在线计算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更加无法计算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策略,只能根据热泵的运行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分析,作为一个时间段的热泵运行结果。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的方法,其基于广域信息实时采集、广域信息实时计算、广域优化策略实时调整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信息的广域性、实时性的特点,对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实时计算,最终实现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策略的实时调整进而达到余热利用最大化或者余热利用最经济的目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进行广域信息采集:通过信息采集器实时采集余热回收系统、余热生成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监控主站;
第二、进行广域信息监视及预处理:由所述监控主站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整理;
第三、利用一优化工具进行运行策略优化:选择优化工具内预先设置好的运行模式对所述整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将计算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余热回收系统;
第四、所述余热回收系统根据所述计算分析结果对热泵进行运行参数调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生成系统的运行数据包含有循环水运行数据及汽轮机运行数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行模式包括余热利用最大化模式及余热利用最经济模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优化工具进行策略优化后,将计算分析的结果发送给余热回收系统内的控制器,由该控制器对热泵下达参数调整的命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了更加丰富的采样点信息,不仅采集到热泵本身的数据,还采集到工矿企业的与热泵运行策略相关的数据,并依赖运行优化策略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优化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热泵的运行参数,最终达到余热利用最大化或者余热利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的运行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广域信息的优化策略的计算与分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与利用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广域信息采集、广域信息监视及预处理、数据计算分析及热泵运行参数调整。
所述广域信息采集,是通过信息采集器,实时采集各个信息点数据,并且采集器内具有一数据实时传送功能的嵌入式处理系统,能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各个信息点数据的同步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述信息采集器广泛分布于余热回收系统(如:热泵)、余热生成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上,其采集的数据不仅仅是热泵的运行数据,还包含有余热生成系统的运行数据(如:循环水运行数据、汽轮机运行数据等)、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数据(如:热网水运行数据)。为了实现上述广域信息的获取,需在各个采样点设置压力、温度、流量等传感器元件,当然,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和余热生成系统的采样点的数据还可以通过DCS控制系统共享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
- 下一篇:轿车悬置安装支撑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