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43117.8 | 申请日: | 201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管义锋;刘璐;李岳洋;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结构 模块 连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式海洋结构物,特别涉及一种超大型浮式海洋式结构物单体模块间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际海洋工程界非常重视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的研究和开发。超大型式海洋结构物是指长宽度以公里计的浮式海洋结构物,该结构物由空港、海港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构成,用作海、空运输、海洋石油和深海采矿业的海上基地,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尺寸巨大,用途各异,从制造、日常维护和使用的角度出发,浮式海洋结构物采用了模块化拼装结构。单体模块之间的连接主要有刚性焊接拼装和柔性连接装置拼装两种形式,其中,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采用柔性连接装置连接具有对接拼装快捷方便、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正在得到逐步推广。
由于海上环境复杂,在风浪的推动下,各单体模块在海中不停的漂浮运动,再两单体模块的对接现场,很难控制单体模块在纵向、横向和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得单体模块之间的拼装十分困难。横向和侧向的定位可以用侧推进器来解决,而垂向定位一直是各个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需要解决的难题,现有技术的各个单体模块的拼装条件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这样,对单体模块的拼装的环境及海域要求的限制也颇为苛刻,拼装困难、施工周期长,给浮式海洋结构物的现场作业施工也带来了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浮式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模块连接时的垂向定位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种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所述结构物模块由多块单体模块拼接而成,每个单体模块包括上体模块、数个下体和数根连接上体模块、下体模块的立柱,垂向定位装置设置在上体模块侧面上,包括上凸嵌块和下凸嵌块,所述上凸嵌块和下凸嵌块的侧面相对且分别沿被连接的两个上体模块侧上角并排间隔设置,上凸嵌块后端和下凸嵌块后端分别嵌装在被连接的两个上体模块相应的侧面凹槽内; 所述上凸嵌块包括自上而下垂直排列的凸起和凹槽,所述下凸嵌块包括自上而下垂直排列的凹槽和凸起,上凸嵌块的凸起和凹槽和下凸嵌块的凹槽和凸起位置对应,两个单体模块定位连接时,上凸嵌块和下凸嵌块彼此嵌合。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其中所述上凸嵌块或下凸嵌块的凸起和凹槽成半圆形平滑连接。
前述的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其中所述上凸嵌块或下凸嵌块采用弹性材料橡胶制成。
前述的浮式海洋结构物模块连接的垂向定位装置,其中沿上凸嵌块或下凸嵌块的凸起或凹槽长度方向,长条金属片分别固定在凸起的最高处或凹槽的最低处。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两个单体模块连接时的快速垂直定位问题。连接时,两个单体模块外侧的推进器分别将两个单体模块相对推近,接着,推进器减速运行,直至两个单体模块的上体模块侧上角的嵌块的凸起或凹槽彼此嵌合,方便快捷地完成了两个单体模块的垂向定位。再通过两个单体模块另一侧的推进器推动两个单体模块沿纵向或横向移动,在嵌块的凸起的最高处或凹槽的最低处分别设置了长条金属片,大大减小了上凸嵌块和下凸嵌块之间的水平滑动摩擦力,便于上凸嵌块和下凸嵌块之间的相对滑动,有利于调节两个单体模块的水平位置。两个单体模块的连接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定位后,再通过连接装置将两个单体模块连接成一体。上凸嵌块和下嵌块用橡胶制成,在两个单体模块接触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了上体模块的边缘。本发明还可作为辅助连接器,减少连接装置的应力集中。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体模块的结构简图;
图2是上凸嵌块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端面视图;
图4是下凸嵌块的端面图;
图5是上凸嵌块与下凸嵌块嵌合时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