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匹配翻模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042.3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勇;薛春刚;蒋春平;孙业发;孙凯;宋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46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构件 竖向 对接 匹配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混凝土构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匹配翻模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印模:竖向分段预制安装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分为上、下段或更多段,在下段顶面设有凸起(凹陷)部分,在上段底面设有凹陷(凸起)部分,下段的凸起(凹陷)和上段的凹陷(凸起)部分相互吻合。在施工过程中将下段的顶面浇筑一层混凝土,将凸起(凹陷)形状印在混凝土里。将这段印有凸起(凹陷)形状的混凝土拆模后,即形成印模。
本技术发明之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处处理主要有上下段分别在制作好的底胎上预制和直接在下段上预制两种工艺:
上下段分别在制作好的底胎上预制:分别在已经制作好的底胎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上下段,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
直接在下段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下段预制完成后,在下段上预制上段。上段预制完成后,将上段吊至存放处。将上下段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
现有施工技术缺点和不足:①匹配精度低。对于分别在已经制作好的底胎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上下段,下段在预制过程中顶面会存在和设计值的尺寸偏差,而上段在预制过程中底面也会存在和设计值的尺寸偏差,这就造成下段顶面和上段底面的不完全匹配问题。②操作不便,设备要求高。对于直接在下段上预制上段这种工艺,预制混凝土构件上下段高度较高及上段重量较大时,需配置起吊高度较高的大吨位吊机,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匹配翻模工艺方法。它是一种施工简便、能精确保证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处水平缝匹配的工艺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匹配翻模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竖向分段预制安装的混凝土构件的下段顶面浇筑印模A,将印模A翻转后在其顶部浇筑印模B,将印模B翻转做为上段预制施工的底模板。
通过两次印模的浇筑及翻转,实现对分段预制的混凝土构件下段顶面的复制。
本预制混凝土竖向匹配翻模工艺方法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匹配精度高:通过两次印模的浇筑及翻转,实现对下段顶面的复制,复制后的印模作为上段底模,保证了上下段接缝处完全匹配。
操作方便、设备要求低:印模高度较小,不需配置大吨位吊机,设备要求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制混凝土竖向匹配翻模工艺方法流程图。
图2是胎模结构平面图。
图3是胎模结构A-A断面图。
图4是胎模结构B-B断面图。
图5是胎模结构立体图。
图6是胎膜安装剖面立体图。
图7是胎膜安装细部图。
图中:1下段混凝土,2印模A,3胎模,4印模B,5上段混凝土,6胎模外主框架,7胎模内主框架,8胎模联结内外主框架的箱形隔断,9胎模空档,10钢梁,11锚栓,12胎模托架,13下节墩身外模(示意),14下节墩身内模(示意),15印模钢筋(示意),16印模外模(示意),17印模内模(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对接匹配翻模工艺方法,在竖向分段预制安装的混凝土构件的下段顶面浇筑印模A,将印模A翻转后在其顶部浇筑印模B,将印模B翻转做为上段预制施工的底模板。
通过两次印模的浇筑及翻转,实现对分段预制的混凝土构件下段顶面的复制。
本发明创造的具体方案的详细内容:
工艺流程:
翻模工艺流程见图1。图中:1下段混凝土,2印模A,3胎模,4印模B,5上段混凝土。
下段混凝土顶面抹面
下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抹面压光、保证平整度。
清理混凝土面,涂刷隔离剂
清理已预制完成的下段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涂刷隔离剂。
施工印模A
以下段混凝土顶面为底模施工印模A。
翻转印模A
当印模A达到一定强度后,吊车吊起印模A,利用吊车进行翻转,平放在预制底胎上,翻转后印模A顶面涂刷隔离剂。
施工印模B
以印模A顶面为底模施工印模B。
翻转印模B
当印模B达到一定强度后,吊车吊起印模B,利用吊车进行翻转,平放在预制底胎上,翻转后印模B顶面涂刷隔离剂。
施工上段
以印模B顶面为底模板施工上段。
施工现场安放下段后,吊装上段。
具体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机前内链盒结合件
- 下一篇:二自由度调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