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015.6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龙;李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模型 试验 用注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地基处理的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
背景技术
室内模型试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注浆技术相关的地基处理试验是室内模型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做与注浆相关的室内模型试验中,注浆设备多采用大尺寸的手动医用注射器,手动医用注射器虽然使用上简单、方便,但只能控制注浆量,无法控制注浆压力以及时间。然而,地基处理的室内模型试验往往需要在较高压力下短时进行注浆,手动医用注射器因受体力限制,无法满足实验的压力、时间等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既能控制压力,也能测量注浆量的注浆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既能控制压力又能控制注浆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其特征在于:该注浆机包括圆筒形罐体、与圆筒形罐体底部固定连接的罐体底座、与圆筒形罐体顶部活动连接的顶盖,其中:
圆筒形罐体中装有活塞,活塞将圆筒形罐体的空腔分隔成上部的气压腔和下部的浆液腔,且活塞上开有连通气压腔和浆液腔的小孔,小孔的顶部装有排气阀,活塞顶部中心固定有向上直立的标尺杆,标尺杆上刻有标尺刻度;
罐体底座外壁装有与浆液腔连通的排浆管,排浆管上装有阀门;
顶盖上装有与气压腔连通的进气管,顶盖中心还开有与标尺杆外径相适应的孔,标尺杆穿过该孔,并在标尺杆顶部装有手柄。
进一步的方案是:顶盖与圆筒形罐体顶部活动连接的方式是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卡扣等其它常见活动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的方案是:罐体底座与圆筒形罐体底部连接的方式是焊接或铆接。当然也可以是卡扣、螺栓、螺纹等其它常见半固定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的方案是:活塞上套有密封圈,以防止浆液泄漏。
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浆管上装有压力表。压力表也可以装在进气管上。
标尺杆的刻度用于注浆量的指示,刻度值通常为换算后的注浆量,换算关系为标尺杆下降的变化量与空腔横截面面积的乘积即为注浆量。
为保证安全、稳定,罐体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既能进行纯水泥浆液的灌注,又能进行混合浆液(如水玻璃、水泥浆)的灌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用完后易于清洗。特别是可以高压灌注,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灌注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局部为断面)。
图中:1-圆筒形罐体,2-标尺杆,3-手柄,4-进气管,5-顶盖,6-紧固螺栓,7-活塞,8-排气阀,9-密封圈,10-罐体底座,11-压力表,12-排浆管,13-注浆机支架,14-阀门, 15-浆液腔,16-气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下面对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如图1,一种室内模型试验用注浆机,其特征在于:该注浆机包括圆筒形罐体1、与圆筒形罐体1底部焊接的罐体底座10、与圆筒形罐体1顶部通过紧固螺栓6法兰连接的顶盖5,其中:
圆筒形罐体1中装有活塞7,活塞7上套有密封圈9。活塞7将圆筒形罐体1的空腔分隔成上部的气压腔16和下部的浆液腔15,且活塞7上开有连通气压腔16和浆液腔15的小孔,小孔的顶部装有排气阀8,活塞7顶部中心固定有向上直立的标尺杆2,标尺杆2上刻有标尺刻度;
罐体底座10外壁装有与浆液腔15连通的排浆管12,排浆管12上装有阀门14、压力表11;罐体底座10上设有注浆机支架13。
顶盖5上装有与气压腔16连通的进气管4,顶盖5中心还开有与标尺杆2外径相适应的孔,标尺杆2穿过该孔,并在标尺杆2顶部装有手柄3。
其使用方法是:
将配制好的浆液装入圆筒形罐体1的浆液腔15内,合上罐体顶盖5,锁紧紧固螺栓6。按压手柄3,通过排气阀8排出浆液面与活塞7之间的空气,使活塞7与浆液面充分接触,然后关闭排气阀8,打开出浆口处阀门14,进气口4接通预备的空气压缩机或高压气瓶,按照确定的注浆压力设定排气压力,这样圆筒形罐体1内的浆液即会在气压作用下注入加固岩土体内,同时通过顶部标尺杆2上刻度的变化得到注浆量,通过出浆口处的压力表11得到注浆压力。
一次注浆完成后,及时清洗本设备,以防浆液凝固堵塞管路,以方便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供电装置
- 下一篇:网口信息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