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2434.8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军;闭革林;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剂 氮磷钾高 浓度 液体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液体肥料,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肥料是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立体农业施肥以及高端经济作物施肥的一类重要肥料,在追肥和抗逆性栽培措施方面的作用在于其见效快,可迅速被作物吸收,肥效显著,并能及时矫正作物短暂性缺素症状和环境胁迫等特点,而作为作物根外追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液体肥中添加增效剂,因其具有显著提高作物养分(氮、磷、钾等)的运输和吸收利用效率而具有成为国内新型水溶性肥料的发展潜力。而一般的水溶肥料,包括腐植酸水溶性复合肥由于加工原材料水溶性的限制,相应的液态产品养分(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含量大多数在35%左右,而国内含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标准行业标准是液态产品养分含量350克/升(NY1106-2006),且并非是全水溶性的液体肥料产品,而是属于固液共存的胶体溶液。由于液态肥料极易在水中均匀扩散并溶解,因此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其在工厂化配制生产时往往受原料溶解度的限制,产品养分含量难以提高。另外,由于大多数作物叶片表皮被有蜡质、茸毛的等特殊结构以及土壤保水性差等因素的限制,施用普通叶面肥等水溶性肥料,不易被作物附着或吸收,利用率低。因此,研究开发增效型液体肥料将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农业生产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已有水溶性肥料尤其是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由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养分构成且完全水溶,生产成本低,实用,应用价值高且能快速为作物提供养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以水溶性硝酸铵、磷酸二氢钾作为原料,采用糖蜜发酵液、生化黄腐酸钾、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液态)作为溶剂,按照一定配比科学添加增效剂,经过液化器均匀搅拌,加热溶解制成液体肥料
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它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构成:硝酸铵25-65%、磷酸二氢钾25-65%、糖蜜发酵液5-25%、生化黄腐酸钾5-25%、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0.1-1.0%、增效剂0.1-0.8%,余量为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启动液化器搅拌均匀,待其溶解之后,加热至40摄氏度,加入糖蜜发酵液搅拌至全溶。再加入生化黄腐酸钾搅拌至全溶,最后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液态)以及增效剂,搅拌至全溶并定容至1000cm3,冷却至室温即可制成。
本发明产品可高效迅速补充作物需要的大量元素营养,且能显著提高作物表面养分的运输和吸收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壮根促苗,促花膨果,防止作物生育后期不早衰和增强抗逆性等显著效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显著提高了含增效剂的氮磷钾液态肥料中大量营养元素比例和浓度,其养分浓度(含量)为45-55%,比农业部颁布的液体肥料行业标准高35%左右。
2.产品中营养元素含量高,有利于提高液体肥料的肥效,且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较低,既有利于肥料生产厂家,又有利于肥料使用者降低生产成本。
3.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作物叶片表面活性,提高养分的运输和吸收效率,增强叶片光合效能,且在作物遭受干旱等环境胁迫时能快速补充大量元素养分,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找到一些适宜作为液体肥料原料且极易溶解于水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启动液化器搅拌均匀,待其溶解之后,加热至40摄氏度,加入糖蜜发酵液搅拌至全溶。再加入生化黄腐酸钾搅拌至全溶,最后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液态)以及增效剂,搅拌至全溶并定容至1000cm3,冷却至室温。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期对营养有不同需求的营养特性,本发明可以根据作物需要拟定多种配方。以下结合实施例予以说明。其中,实施例3的营养平衡相对较合理。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制备方法。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