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2413.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4;C05G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169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复 合肥 造粒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
背景技术
复合肥造粒塔一般为圆柱形(高40~130 m,直径8~22 m)的高大混凝土或金属构筑物,主要用于化肥厂生产化肥粒,其结构特点为:(1)刚度好,不易产生变形,简体结构避免了平面须设缝的问题;(2)整体性好,不易产生裂缝、断裂、扭曲等问题,塔壁较厚,亦不易损坏;(3)稳定性好,高径比在3~4,不会发生塌坍,充分的结构配筋,更增加了其稳定性;(4)自然通风效果好,高度超过90 m,拔风效果十分显著。(5)抗渗性好,在施工过程中加入水泥添加剂,整体结构密实,抗渗等级大为提高。
专利号为ZL20102021026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聚肽复合肥造粒塔,包括尿素熔融槽和造粒塔;其特征是尿素熔融槽设置在造粒塔的上面,所述造粒塔的顶端设有混料槽,混料槽位于尿素熔融槽的下面,混料槽的下面设有蒸汽夹层连通管,蒸汽夹层连通管的下端与造粒塔内的双轴差动旋转喷淋造粒器的管状被动轴连接;所述混料槽内设蒸汽盘管和搅拌机,搅拌机与设置在混料槽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混料槽的顶部设有与尿素熔融槽底部连通的连接管及磷酸一铵、氯化钾和钙粉加入口;与尿素熔融槽底部连通的连接管上设有聚天冬氨酸加入支管;所述造粒塔的一侧设有运料电梯。其在生产的过程中,搅拌机、电机、运料电梯等设备均需要从外部提供电源,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其依靠自身的发电装置供电,无需额外从外部提供电源,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包括垂直造粒塔、聚风装置和磁悬浮风力发电机,所述聚风装置与垂直造粒塔连接,所述聚风装置开设有风道,所述磁悬浮风力发电机设置于风道中,所述磁悬浮风力发电机与垂直造粒塔的用电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垂直造粒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聚风装置设置于两个垂直造粒塔之间,所述聚风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垂直造粒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位于聚风装置的中部,第一风道距离聚风装置顶端的距离为40~50 m,所述第二风道位于聚风装置的上部,第二风道距离聚风装置顶端的距离为20~30 m。
其中,所述聚风装置为聚风墙。
其中,所述风道为圆筒形风道,所述风道贯穿于聚风墙内部,风道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聚风墙的两侧面。
其中,所述风道为锥形风道,所述风道贯穿于聚风墙内部,风道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聚风墙的两侧面,风道的进风口的直径大于出风口的直径。
其中,所述垂直造粒塔的直径为15~20m,垂直造粒塔的高度为80~120m。
优选的,所述垂直造粒塔的直径为18m,垂直造粒塔的高度为100m。
其中,所述聚风装置的长度为15~20m,聚风装置的宽度为2~3m。
优选的,所述聚风装置的长度为16m,聚风装置的宽度为2.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结构独特,垂直造粒塔的塔体与聚风装置共同构成风帆结构,能够对自然风进行集聚,当自然风穿过风道时能够使得风速提高1~2.5倍,驱动磁悬浮风力发电机提供更多的电量。
(二)本发明的风道在提供磁悬浮风力发电机所需的风力的同时,能够作为垂直造粒塔的减压口,有效降低垂直造粒塔所承受的风的压力,不仅增大了垂直造粒塔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降低垂直造粒塔的设计建造成本。
(三)本发明的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通过自身的发电系统产生的清洁能源供应生产的需要,无需额外从外部提供电源,在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时,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四)本发明的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采用自身的风能发电设备作为供电电源,可以实现不间断供电,生产稳定,而且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零耗电复合肥造粒塔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垂直造粒塔;2—聚风装置;3—磁悬浮风力发电机;4—风道;
41—第一风道;42—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