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水酶法取油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2375.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天金谷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油水 酶法取油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的工艺,应用于特种食用油脂-山茶油;直接在油脂原料将脱壳去皮的茶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茶油清油;以提高得油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籽,也称山茶籽,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西、湖南、安徽、广西四省,以湖南最多。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地有极少量的分布。从油茶籽提取的茶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茶多酚、山茶甙、山茶皂甙等;尤其是其脂肪酸组成合理,74%~84%是油酸,它既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不易氧化劣变。其营养功能可与地中海地区的橄榄油媲美,有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之功效。在油茶籽产区,茶油制取大多采用作坊式的压榨工艺,不但成本高、出油率低,而且由于茶籽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类,在压榨过程中因受高温而易发生褐变使油脂色泽加深,使得油质量差而售价不高,用途受到限制,且其压榨饼也难于利用。也有工厂采用浸出法,但采用的有机溶剂易挥发,对于小型工厂来说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成本高,对环境污染大。且成品油中易残留溶剂,甚至超标,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工艺来改善目前的生产状况。
发明内容:
本项目所涉及的工艺,用于食用油中的特种油脂-山茶油;本工艺油茶籽脱壳可实现机械化,且油茶籽仁含油量高,达35.0%~60.0%,属软质油料,适合于水酶法取油。取油符合安全、营养、绿色的要求,对环境污染少,成本低。茶籽原料经机械粉碎后,以水与茶籽仁料比3∶1(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90min和pH值9.0,选水料比为3;随着温度的升高,提油率和清油收率均有较大提高,清油收率从50℃到60℃时增加较快,超过60℃后趋缓。
升高温度使清油收率大幅提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较高温度下体系的黏度降低,油脂分子运动更加剧烈,使之在从油籽中被置换出来后容易与体系中的较大油滴碰撞结合而游离出来,而不是被水分子所包裹形成乳状液;二是较高温度下蛋白质部分变性,丧失了在油滴表面形成蛋白质水化层的能力,从而使形成的乳状液失稳,释放出油脂,使清油收率提高。60℃以上时清油收率提高又趋缓,清油收率可以通过提取后进一步破乳来提高,常温以上时越低越好,提取时间选择120min为宜。pH值对提油率的影响很小;对清油收率的影响非常明显,pH值达到9.0时达最大。茶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min,水料比4.5∶1(mL/g)和pH值9.0,茶油提取率可达到80.28%,清油收率可达到90.19%;茶油水酶工艺为茶油提取提供一种新的工艺途径。本工艺操作温度低,能耗低;提取的有纯度高、磷脂含量低、色泽浅、酸值和过氧化值低;废水中BOD与COD值低、易于处理、污染少;符合“高效、安全、绿色”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项目的原理图。
系统由一号精滤器1、离心机2、干燥器3、一号提升机4、粉碎机5、二号提升机6、剥壳机7、平刮板8、三号提升机9、平板烘干机10、四号提升机11、螺旋输送机12、多级清理筛13、匀料斗14、六号提升机15、喂料器16、五号提升机17、去石机18、风机19、磨浆机20、加热反应罐21、卧式螺旋分离机22、真空干燥分离器23、二号精滤器24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目所涉及的工艺,茶籽原料经喂料器16进入六号提升机15;通过六号提升机15提升到匀料斗14,经多级清理筛13清理分级;茶籽进入五号提升机17,输送到去石机18清理茶籽油料中的石子等杂物;以免对后续设备的损坏。清理后茶籽油料经四号提升机11,输送到平板烘干机10进行烘干;水蒸气经风机19排到室外。茶籽油料烘干后经三号提升机9,输送到剥壳机7进行茶籽壳分离处理;壳经平刮板8输送到螺旋输送机12,与多级清理筛13、去石机18分离出的杂物一起输送室外处理。分离出的茶籽原料经二号提升机6,输送到粉碎机5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茶籽颗粒经一号提升机4,输送到磨浆机20进行磨 处理。经细磨的茶籽原料混合物,进入加热反应罐21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较高温度使油脂分子运动加剧,使之在从油籽中被置换出来后与体系中的较大油滴碰撞结合而游离出来,而不是被水分子所包裹形成乳状液;另外在较高温度下蛋白质部分变性,丧失了在油滴表面形成蛋白质水化层的能力,从而使形成的乳状液失稳,释放出油脂。经加热反应后的混合液体,通过油浆泵输送到卧式螺旋分离机22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水返回磨浆机20重复使用,油水混合液体输送到离心机2进行油水二级分离。离心机2分离出的重质固体与卧式螺旋分离机22的固体进入干燥器3进行烘干;离心机2分离出的水返回磨浆机20重复使用,二级分离油水混合液体经油泵输送到真空干燥分离器23进行水分最后处理。干燥后的食用茶油经一号精滤器1和二号精滤器24循环过滤食用茶油中细小杂物即成品经泵输送到油库内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天金谷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天金谷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