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41997.5 | 申请日: | 201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汤俊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结构 建筑物 类砖混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建筑物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先施工框架结构,然后再砌筑填充墙。这种方法通常会占用较多的施工时间,对于抢工期的项目而言,无法压缩其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也就无法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有些建筑单位为了抢工期,随意改变施工顺序,这就导致施工中的承重体系情况发生改变,偏离预定计划,会为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从优化工序衔接关系的思路出发,有效地压缩了整体工程的施工周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计脚手架支撑体系:根据框架-填充墙的空间组成关系,核算框架结构与填充墙同时施工的空间布置,设计出合二为一的脚手架支撑体系;
步骤二,搭设脚手架、砌筑填充墙;首层建筑物基础或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按设计方案开始搭设框架结构施工用承重支撑体系,与此同时,按设计位置开始砌筑填充墙,按设计要求放置框架柱处拉结筋、施工构造柱和圈梁,砌筑到梁底时留置梁底模支撑架的空间,调整施工力量和节奏,确保砌筑与脚手架体系搭设同时完成;
步骤三,绑扎框架柱构造钢筋,安装结构层梁、板构造模板,再绑扎梁、板构造钢筋、安装预埋件;
步骤四,安装框架柱模板体系,使框架柱周边填充墙与其模板共同构成完整的模板体系;
步骤五,经隐蔽检查验收后,浇筑混凝土。梁、板结构混凝土按规范要求养生;
步骤六,按步骤二-五施工其上一层框架结构;
步骤七,在步骤五的梁、板混凝土养生期间,填充墙体充分干燥后,即可开始抹灰装饰施工;
步骤八,按步骤六、七循环作业,直至完成全部结构层的施工。
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一的二合一脚手架它包括逐层搭建的外墙脚手架、内墙脚手架和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将外墙脚手架和内墙脚手架逐层对应连接。
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填充墙砌筑到到梁底时留置梁底模支撑架的空间,待梁模板拆除后再封闭,期间作为室内外通风孔使用。
本发明在框架施工的同时,开始砌筑填充墙,使施工框架结构的受力支撑体系与施工填充墙的脚手架合二为一,充分利用了两个体系的统一,并将传统施工工序的组织由串行做法改为并行做法,就可以在结构层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可拆模强度时,即可拆除模板和部分支撑体系,仅保留可用作装饰施工的脚手架,即可开始房间的装饰施工。本发明从优化工序衔接关系的思路出发,将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同步施工,共享支撑体系,充分利用了框架结构养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其支撑体系的技术间隙时间,在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完成后,只需待填充墙结构具备抹灰条件即可开始装饰施工,有效地压缩了整体工程的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所述二合一脚手架的示意图;
图2-图5为所述框架柱浇筑模板体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计脚手架支撑体系:根据框架-填充墙的空间组成关系,核算框架结构与填充墙同时施工的空间布置,设计出合二为一的脚手架支撑体系:它包括逐层搭建的外墙脚手架2、内墙脚手架1和水平连接杆3,所述水平连接杆将外墙脚手架和内墙脚手架逐层对应连接。
步骤二,搭设脚手架、砌筑填充墙;首层建筑物基础或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按设计方案开始搭设框架结构施工用承重支撑体系,与此同时,按设计位置开始砌筑填充墙,按设计要求放置框架柱处拉结筋、施工构造柱和圈梁,砌筑到梁底时留置梁底模支撑架的空间,此空间需待梁模板拆除后再封闭,该位置也可以作为室内外通风孔使用,以加快墙体干燥速度,调整施工力量和节奏,确保砌筑与脚手架体系搭设同时完成;
步骤三,绑扎框架柱构造钢筋,安装结构层梁、板构造模板,再绑扎梁、板构造钢筋、安装预埋件;
步骤四,安装框架柱模板体系,使框架柱周边填充墙与其模板共同构成完整的模板体系;图2为填充墙和框架柱同宽时的模板体系,图3填充墙和框架柱同宽时的中间柱模板体系,图4为填充墙宽度较框架柱宽度小时的模板体系,图5为填充墙宽度较框架柱宽度小时中间柱模板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