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排针针织品缝合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1908.7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林森 |
主分类号: | D04B39/08 | 分类号: | D04B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5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针针 织品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合机械,具体说是一种同步排针直缝式针织品缝合机。
背景技术
传统国内的园盘式针织品缝合机,可适应针织品质地松软、弹性制作要求,在缝合操作时,需将针织片手工按插到旋转工作台的针织片固定排针上,并用工具压到针底后,用脚踩住的离合器逐步松开,处于工作状态的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合上的离合器联接皮带轮,再传到齿轮箱里的一对伞齿轮上,带动园盘工作台下部内齿圈旋转,缝合执行机构通过齿轮箱里的一个齿轮轴,带里外三个凸轮通过三个连杆把动力传递给缝合执行机构;当针织片随旋转工作台旋转到缝针处时,里外三个凸轮中的一个凸轮带动另一个连杆曲柄作摆式运动,曲柄上的弯针即开始作缝合工作,操作人员须持续向旋转工作台的排针上装填针织片,直到该针织片缝合结束。从该缝合机结构及缝合的操作过程来分析,该缝合机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该缝合机是纯机械运动,运动机构复杂,整个缝合是由四个机械动作配合完成,其中套圈勾执行机构的运动轨迹具有三维特征,如果电机速度加快,该套圈勾执行机构容易发生误动作,影响该机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该缝合机为单线缝合,且使用弯针作摆式运动,采取弯针摆式单线缝合,园周轨迹手工送料,也是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是从该园盘式缝合机的本身来看,采用三个连杆和三个凸轮来协调完成四个动作,局限了机械动作速度,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满足单线或双线直缝式同步排针织造,工作效率高的同步排针针织品缝合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步排针针织品缝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针织布片压到排针上的同步排针机构;
用于向同步排针机构输送针织片布片的送布料机构;
同于缝合的针织布片的缝布机构;
用于卸下缝合好的针织布片的卸料机构;
用于为同步排针机构、送布料机构、缝布机构和缝布机构输送动力的电器机构。
优选的,所述送布料机构包括直线导步轮轨、锥度理布辊和压布轮,直线导步轮轨对应经锥度理布辊、压布轮连接同步排针机构,直线导步轮轨连接电器机构。
优选的,所述同步排针机构包括排针履带和主、副同步轮,主同步轮连接电器机构,主、副同步轮之间经排针履带连接,排针履带一端对应送步料机构,排针履带上方设置缝布机构,排针履带另一端对应卸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缝布机构包括缝针运行机构和上、下线机构,上、下线机构经缝针运行机构对应同步排针机构,缝针运行机构连接电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送布料机构采用了直线式送布料形式,而不是象园盘式缝合机那样,可以与同步排针机构布局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有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便于进一步提高工效,同时送布料机构将针织品片通过平整、抹平、卷边后,送入同步排针机构,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步排针机构直线输送针织布片,缝布机构安装空间大,操作方便,配合直线送料,可持续送料缝制,极大地提高了缝制效率。
本发明结构简单,送料、缝制、卸料方便,人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制造、维护便捷,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构造示意图。
图中:直线导步轮轨1,锥度理布辊2,压布轮3,主同步轮4,副同步轮5,排针履带6,排针7,缝合机头8,卸料机构9,电器机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同步排针针织品缝合机包括:直线导步轮轨1、锥度理布辊2、压布轮3、主同步轮4、副同步轮5、排针履带6、排针7、缝合机头8、卸料机构9和电器机构10。直线导步轮轨1经锥度理布辊2、压布轮3连接至排针履带6一端上与排针7对应,排针履带6连接于主、副同步轮4、5上,缝合机头8设置于排针履带6上方与排针7对应,排针履带6另一端设有与排针7对应的卸料机构9,直线导步轮轨1、主同步轮4、缝合机头8和卸料机构9均连接电器机构10。直线导布轮轨1将针织布片由锥度理布辊2、压布轮3平整、抹平、卷边后,送入排针履带6上的排针7上,排河针履带6在主、副同步轮4、5带动下使排针7带动针织布片由一端向另一端输送,在输送至缝合机头8下方时,由上、下线机构经缝针运行机构对应排针7进行缝合,缝合后输送至少排针履带另一端,通过卸料机构卸料完成缝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林森,未经程林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