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溶剂回收的节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822.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云;孔凡敏;景强;薛守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F25J3/08;B01D53/22;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聚乙烯 纤维 纺丝 溶剂回收 节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溶剂回收的一种节能方法,属于节能、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专利 CN02137836.3 —“混合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技术”中,我们提出了“压缩、冷凝分离回收”—“膜级联膜分离回收”—“吸附剂吸附分离回收”的综合回收工艺技术,工业实施过程表明可使混合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99%以上得以回收;但是“压缩、冷凝”耗能比较高。
在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溶剂十氢萘回收应用过程中,由于循环氮气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纺丝箱体的氮气,十氢萘浓度从几百ppm增加至几千甚至上万ppm;而另一路经过纤维固化甬道的氮气,十氢萘浓度从约20ppm增加至几百ppm;这样就可以考虑将“氮气循环”分成两个回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回收溶剂”,达到节能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根据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溶剂十氢萘回收应用过程中,有两股混合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十氢萘浓度不同、分离要求不同,可采取两种工艺流程,使混合气体中十氢萘回收率保持在99%以上,而回收能耗大幅度降低,回收装置投资也减少。本发明是对专利CN02137836.3的改进。
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采用昂贵的纺丝溶剂十氢萘,在氮气密封循环系统中回收十氢萘的蒸气。回收效率不仅影响纤维的成本;由于溶剂易燃易爆、有毒,也将影响生产安全和周围环境。按照专利CN02137836.3可以回收循环氮气中99%以上的溶剂十氢萘。为了进一步降低回收能耗,本发明提出将“氮气循环”分成两个回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回收溶剂”,达到节能目的。
本发明总得技术方案是:将一个总的氮气密封循环系统成两个回路,其中一路送入纺丝箱体的氮混合气,回收处理后十氢萘浓度只要求控制在500~1000ppm ,因此采用简单的冷凝分离,通过风机增压,再经过加热器达到要求的温度,即可送纺丝系统(该循环气路称为回路一,该混合气在图中为物流C)。另外的一路,仍然采用“压缩、冷凝分离回收”—“膜级联膜分离回收”—“吸附剂吸附分离回收”综合回收工艺,使氮混合气中十氢萘浓度低于25ppm(该气路称为回路二,该混合气在图中为物流B),低浓度氮混合气不仅有利于纤维质量,如需少量排放该氮气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一般地,本发明所述回路一冷凝温度为-10~10℃,风机增压到0.05~0.12MPa。
所述回路二压缩机增压到0.2~0.6 Mpa,冷凝温度为-20℃~ 0℃。
所述回路二膜分离器在操作压力0.2~0.5Mpa,操作温度-20℃~0℃下,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有机化合物。
所述回路二吸附器,在操作压力0.2~0.4 Mpa,操作温度-20℃~20℃下,吸附残余的有机物,使混合气体中有机物的浓度降低到排放标准,气体循环使用,也可以部分放空。
所述的节能方法,其特征是回路二吸附器与脱附器定时交换,脱附出含十氢萘的混合气体返回压缩机入口,循环回收,密封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纺丝系统主要由纺丝箱体和纤维固化甬道组成。所述的物流C进入纺丝箱体,所述的物流B进入纤维固化甬道。
本发明适用于混合气含有不同浓度和分离要求的VOCs回收系统,其中VOCs可以是各种可以通过压缩—冷凝实现液化回收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十氢萘等);两个回路混合气体分流率由生产需要决定。
采用本发明回收技术,可使回路一从原来压缩机增压到0.3~0.6 Mpa降低到由风机增压到0.05~0.12MPa,使电耗降低30%以上同时设备投资降低20%,由于整个氮气循环系统是密封的,溶剂回收率保持在99%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回收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附图2为纺丝系统简图。
附图1中,1-冷却器;2-分离器;3-风机;4-压缩机;5-冷却器;6-分离器;7-膜分离器;8-吸附器;9-脱附器;10-纺丝箱体;11-纤维固化甬道;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回路一:先将从纺丝系统出来的含十氢萘的混合气体(即物流A)送入冷却器1进行冷凝,控制冷凝温度使大部分十氢萘液化,在分离器2中分离回收,混合气中残留的十氢萘浓度达到回路一指标500~1000ppm,将一部分混合气(即物流C)通过风机3增压至可以克服系统阻力后,送入纺丝箱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防卸载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非接触式换饵取鱼取虾的垂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