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078.8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辻成和;高桥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H04N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凤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动梯形变形补偿功能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及的用于投射映像的投影机通常具备梯形变形补偿功能。这类投影机能够检测投射到屏幕上的映像发生的纵向梯形变形,并根据投影机的设置角度来自动补偿映像的形状。
这类投影机例如具有投射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梯形补偿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投影机的设置角度(倾斜角度),梯形补偿部用于补偿映像的梯形变形,进而,投射部将经过梯形变形补偿的映像投射到屏幕上。
此时,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不仅检测重力加速度(静加速度),而且还检测振动和冲击加速度(动加速度)。为此,放置投影机的放置台只要受到轻微的振动或冲击,投影机便频繁地反复进行梯形变形补偿,而在实行补偿期间屏幕上的映像会发生一时性的质量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专利文件1(JP特开2005-7993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在多次取得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后,基于其中出现频率最大值来进行梯形补偿。这种投影机即便在突然受到较大振动时,也不实行梯形补偿,从而,屏幕映像的质量下降能够得到控制。
此外,投影机上表面设有作为操作部的电源开关以及各种调整按钮。调整按钮例如为映像的变焦按钮、变形补偿按钮、聚焦按钮等。用户可以在使用投影机的期间中操作操作部,向投影机发送规定的动作指令。
但是,上述投影机是基于出现频率高的振动角度来时行梯形补偿的,因而,当例如用户在操作操作部使得投影机受到轻微摇时,便会实行映像的梯形变形补偿。而用户操作操作部引起投影机发生若干摇动,例如,在把操作部和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同一块基板上等情况下,投影机会发生例如约1°倾斜。这样,每次用户操作操作部,映像必将会被施加自动梯形变形补偿,从而发生映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操作操作部引起投影机发生倾斜时抑制过度实行梯形变形补偿的投影机,其目的在于避免对屏幕上的映像实行不必要的梯形变形补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一种投影机,其中包含:投射部,将映像投射到呈铅直设置的屏幕上显示;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投射部的摇动;以及,自动梯形变形补偿部,用于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投射部相对于纵向的倾斜角度,来对显示在所述屏幕上的所述映像的梯形变形自动进行补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梯形变形补偿部在所述操作部受到操作期间不对所述映像实行梯形变形补偿。
上述投影机构成为,当用户操作操作部时,自动梯形变形补偿部不实行梯形变形补偿。这样,即便操作部的操作引起投影机发生倾斜时,也不会实行梯形变形补偿,因而,与基于出现频率高的振动角度来实行梯形变形补偿的现有的投影机相比,本发明的投影机能够抑制过度实行梯形变形补偿所造成的屏幕映像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操作操作部引起投影机倾斜时抑制过度实行梯形变形补偿的投影机,用以避免对屏幕上的映像实行不必要的梯形变形补偿。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整体结构模块图。
图2A~图2D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液晶光阀的图像形成部中形成的图像与屏幕显示的图像之间关系,其中图2A表示图像形成部中形成的长方形图像,图2B表示屏幕上的梯形映像,图2C表示图像形成部中经过补偿的图像,图2D表示屏幕上经过补偿的映像。
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设置角度检测原理示意图,其中图3A显示投影机水平设置,图3B显示投影机以角度X倾斜设置。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处理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最小角度α与投射距离L0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图5A是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正视图,图5B是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侧视图。
标记说明:1投影机,2屏幕,3映像,10光源部,20液晶光阀,30投射光学系统,40图像输入部,50自动梯形变形补偿部,60操作部,61操作按钮,70角度检测部,71重力加速度传感器,80投射部,X倾斜角度,α最小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盖抛光打孔自动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成像光电系统光谱响应非均匀性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