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聚丙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0429.3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2;C08L23/22;C08K13/02;C08K3/30;C08K3/22;C08K3/04;C08K5/098;C08K5/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3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聚丙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纳米聚丙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丙烯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在室温和低温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所以冲击强度较差。聚丙烯最突出的性能就是抗弯曲疲劳性。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150℃也不变形。脆化温度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寒性不如聚乙烯。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它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和氯化烃等能使聚丙烯软化和溶胀,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适合制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它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它的击穿电压也很高,适合用作电气配件等。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聚丙烯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碳黑或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传统通用级的PP存在很多缺点,如强度低,收缩率大,易翘曲,耐温差,耐化学性和光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但传统的PP也有透明性好,价格低廉的有点,主要应用在一些大众的日常用品上,特别是可进行后续的改性造粒加工。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纳米聚丙烯组合物,该组合物平衡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和光稳定性能,满足了家具产品在室内外特殊场合应用过程中,长期耐紫外线光照,不变色耐老化。
技术方案:纳米聚丙烯组合物,按质量份由基料和配剂组成,所述基料为PP K7726:60份,PP K8303:6份、PP T30S:15份、SBS YH-792:9份;配剂为:丁基橡胶:0.2份,硫酸钡:8份、铝酸酯偶联剂:0.7份,光稳定剂GW-628:0.12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DLTP: 0.2份,硬脂酸钙(CaSt):0.08份,光稳定剂GW-480:0.09份。
还包括钛白粉R902:1份、红粉:0.0045份、黄粉:0.0095份或炭黑:0.0023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纳米聚丙烯组合物,耐低温,零下40℃不老化,不断裂;耐高温,零上65℃不变形;户外使用达到两年内抗紫外线三级标准;强度标准:拉伸强度28/MPa,断裂延伸率435%,弯曲强度26,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常温610J/N、-40℃238J/N;成型收缩率 13%以下;热变形温度 1.82map/c须达1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纳米聚丙烯组合物,按质量份由基料和配剂组成,所述基料为PP(聚丙烯) K7726:60份(燕山石化),PP K8303:6份(燕山石化)、PP T30S:15份(齐鲁石化)、SBS YH-792:9份(岳阳石化);配剂为:丁基橡胶:0.2份,硫酸钡:8份、铝酸酯偶联剂(杭州杰西卡化工有限公司):0.7份,光稳定剂628(山西省化工研究所):0.12份、抗氧剂1010(巴斯夫):0.1份、抗氧剂DLTP(佛山市骐邦化工有限公司): 0.2份,硬脂酸钙(CaSt):0.08份,光稳定剂GW-480(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0.09份,根据产品颜色要求,还可以加入钛白粉R902:1份、红粉:0.0045份、黄粉:0.0095份或炭黑:0.0023份。
制备工艺为: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在110℃下热循环除湿60分钟,通过挤塑机,每分钟进料量控制在7000g,风冷至室温后,平行切粒,最后密封包装。
表1产品性能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