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基肥的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0024.X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玲;崔磊;梅时勇;胡兴明;何云启;邢丹英;祝花;汪红胜;王晴芳;范锦;丁自立;张兴中;于斌武;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基肥 施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农田基肥的施用方法,属于农田施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上大田作物因作物根系特点而异,施肥方法主要有条施、点施、穴施、撒施等。一个好的施肥方法应该做到既不伤害作物、防止肥料损失,又能及时或持续满足作物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现在推行的几种基肥施肥方法虽然都可达到减少肥料施用量,降低施用过量引起的环境污染这一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施肥整地工序费工费时。如条施需开沟施肥,点施需打孔施肥、穴施需先打穴,土表撒施翻入土中需施肥后翻耕土壤等。
2.基肥穴施容易造成种肥相混对农作物种子产生毒害,不利于发芽出苗。
3.翻入土中的基肥撒施方法难以将肥料均匀翻入一定土层深度,往往在土表会残留部分肥料,影响施肥效果。
4.基肥条施、点施时因开出的施肥沟、施肥孔较狭小,在有机肥用量较大时便无法施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简单、省工农田基肥施用方法。这种基肥施用方法采用牲畜为主要动力,适用于采用梨耕土壤的旱地土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时,先用犁翻耕出一条沟,将农田所需的基肥均匀地施到该沟底,接着用下一轮翻出的土壤自然覆盖,再在新翻耕的沟中均匀地施基肥。用犁翻耕的沟深为15-20厘米。所用的梨沟间距为20-40厘米。农作物播种或栽培的时间需在基肥施用后0-30天。基肥是农作物需要的无机肥料或有机肥料两者之一或二者相配施的肥料。施基肥后,便可进行耙地、播种栽培等其它田间生产工序。为提供肥料的利用效率,翻耕沟与农作物播种或栽培行的走向一致。
本发明较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方法省工、方便、简单:在翻耕地的同时施用基肥,减少了穴播或点播所需的打穴或开沟之类的工序,减少了工作量。
2.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翻耕时,用下一轮翻出的土壤及时覆盖上一轮沟底基肥,能够减少肥料挥发等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犁体重力对梨沟底部的拖拉挤压作用,使沟底土体相对变得紧实致密,减少了施入沟底的肥料中氮素等有效成分的淋洗损失,提高了施肥的效果。
3.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本发明由于施肥后盖土,在基肥施用后0-30天播种或移栽,避免了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对出苗造成的影响。
4.增产:一般可使农作物增产2-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农作物播种或栽培的时间需在基肥施用后0-30天。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时,先用犁翻耕出一条沟,将富硒铁有机无机肥料、腐熟有机肥料和硅肥施到该沟做基肥,施用量为每亩20~35公斤,所述富硒铁有机无机肥料选自亚硒酸钾、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铁盐选自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的至少一种,接着用下一轮翻出的土壤自然覆盖并在覆盖的土壤上施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为N1.5-2.5%,P(P2O5)0.7-1.0%,K(K2O)1.0-2.0%,Ca1.5-2.0%,Fe0.1-0.2%以及微量B、Mn、Zn、Mo,再在新翻耕的沟中均匀地施富硒铁有机无机肥料、腐熟有机肥料和硅肥。腐熟有机肥料是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选自硅酸钠、硅酸钾、烧过的稻壳灰、钢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橡胶塑化标本DNA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同杆双回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