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供给系统之热交换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9571.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明;黄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保明;黄荣志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系统 热交换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供给系统之热交换机组,尤指利用流体热媒为传媒,可向远程供应热质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于热作系统中常见有热供应的设备,如供暖或高温供热系统,该等设备为了集中能源管理及配置安全问题,而采用设有的热交换机组的中央系统,经由回路将热交换机组所发生的热质交换给媒介后带向远程提供使用端使用,其中该热交换机组为负责供应温度的核心,它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交由热媒的传递,使工作端可释放出热温。
常见相关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热供给系统1主要是由一热交换机组11,经由喂出管路13的传递将热媒10所吸收的热质交由热供给系统1代换,事后由回流管路15及压送装置16的压力传达回向补给给入积热室110,其中该热交换机组11为由一积热室110为主体,积热室110内部提供热媒10所积载及推陈,积热室110的身部中央依据热气的浮流方向设有热流管111,底部设有一燃烧器12,燃烧器12所发生的火热加温到积热室110的底部,以及经由热流管111的壁面将热质传达给热媒10,烟气最后由排气管112所排除。
积热室110经由喂出口130连接喂出管路13,经由回流口150连接回流管路15,其中藉由一压送装置16的介入驱动,使热媒10可在系统中循环工作,并在热交换机组11吸收燃烧器12的热质,在热沉装置14的位置交换出热温,提供该应用端所加温使用。
该种设计以热流管111扩大热交换接触面积及顺向导流废气的方式由来已久,其中燃烧器12所发生的火焰加温在积热室110的底部及热流管111的方向,积热室110的底部为受燃烧器12最高热温所加热,位于积热室110底部的热媒10受热后,会与积热室110上部的热媒10再作热交换,由于热媒10为流体,若在燃烧器12的火焰不稳定的情况或热媒10流线发生紊流之下,则其输出温度会造成不稳定,以及燃烧器12所发生的热温大部份会往上快速从热流管111直接传达由排气管112排放形成系统加热损耗,因此在排气管112的排放端尚残留有高温,失去使用效率,且在排气管112的出口所排放出的废弃,也会因燃烧不完全而有污染大气,而燃烧器12它的工作向量为单纯往上,于是在积热室110的底部为面对接收燃烧器12的高温,炉体上部即明显失去温度,使致造成能源运用效率不高和系统供应温度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供给系统之热交换机组,其为一种具前置热交换,及燃烧器的热质得以极尽利用之供热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供给系统之热交换机组,它包含有:一热交换机组,由一ㄇ形热交换锅体为主体,对外设有一喂出口及一回流口,下端设有一跨接口,由跨接口往上凹入设有一半开放的内腔室,内腔室的上端经热流管向上导通排气;一燃烧器,所发生热工作,作用向上述的内腔室;一前置交换单元,设于内腔室的空间内,一端为导入端,接合上述的回流口,另一端为送出端,导通ㄇ形热交换锅体内部容积空间的下方。
所述的前置交换单元的主体内部,设有一围纳空间。
该前置交换单元为管状绕制形成之交换本体,该前置交换单元为锥形,该前置交换单元为直筒状。
在燃烧器朝向内腔室的热工作路径,栅设有一转嫁栅体。
在围纳空间的空间,栅设有一个以上的转嫁栅体。
该转嫁栅体为以氧化铝与氧化硅为主成份所混合定型块状体,幅面上下通设有多数的热流孔。
一种热供给系统之热交换机组,尤类如供暖系统,在系统中央所设热交换机组,设有一ㄇ形热交换锅体,并在ㄇ形热交换锅体内部设有一可迎接热源最高热质的前置交换单元,所得热质又藉积热室内部热流线的运动而作二次的吸热及温度调和,利用本系统,可将化学能充份利用及输出温度稳定。
在ㄇ形热交换锅体内部迎向燃烧器的工作区间,栅设有一可转换出热辐射波的转嫁栅体,以得热工作可呈立体角向以及可达后燃效应,让油气可完全燃烧并减降废气污染。
所设的前置交换单元,因应火路条件可为变形。
本发明ㄇ形热交换锅体内部依燃烧器能量的条件,该转嫁栅体可上、下栅分设为多层安排。
本发明所设的转嫁栅体为具快速热焓能力及释放热功率的材质,基础上为矿质物,所具主体成份以氧化铝、氧化硅为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保明;黄荣志,未经李保明;黄荣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贮矿量双排贮矿仓机构
- 下一篇:钢筋条整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