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预熔脱磷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9016.3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武春华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预熔脱磷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辅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预熔脱磷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炼钢废料产量也大幅攀升,炼钢废料包括炼钢废渣以及除尘灰等等。
转炉废渣量一般为粗钢产量的15%~20%,2007年我国的钢产量4.89亿吨,转炉钢的比例按80%计算,那么转炉废渣年产量在6000万t以上,如此巨大的废渣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与利用,其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危害。
目前,我国转炉废渣综合利用率较低,利用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大多属于初级利用,通常用于筑路、生产水泥、回填工程材料及返回烧结等,剩余的仍然作为废物遗弃,继续堆积。
对于精炼渣也未形成单独的处理工艺,大多数都是按转炉废渣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将其中的渣铁回收加以利用。由于该工艺存在的局限性,处理过程中需要喷洒大量水,而且处理周期较长。现场容易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粉尘,给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转炉干法除尘工艺在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除尘灰,作为炼钢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如何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对于原辅料在炼钢生产环节实现可循环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脱磷剂的主要组成是氧化钙、氧化铁和萤石。而转炉废渣主要由氧化钙、氧化铁、氧化硅等组成;除尘灰主要成分为Fe2O3、FeO、CaO、MgO和SiO2;精炼渣属于高碱性预熔渣,渣中游离(CaO)高、活性度大,随着对钢品质要求的提高铁水基本都经过了100%的铁水预处理,以致铸余渣中的有害元素硫含量都不高,即使是经过了LF炉(钢包精炼炉)深脱硫处理,经统计渣中(S)<0.30%,因此满足炼钢精炼碱性原料对(CaO)含量、(CaO)形态及有害元素控制要求。同时铸余渣中存在的低熔点12CaO·7Al2O3物相具备的助熔化渣能力,可减少或取代炼钢过程萤石的用量,这也是一种环保型的炼钢助熔化渣材料。
因此,可将转炉废渣、精炼渣和除尘灰用于制备炼钢用的脱磷剂,充分发挥炼钢废料的冶金功能,使其在炼钢过程循环利用,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发挥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钢铁厂低碳经济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成本预熔脱磷剂,能充分回收利用炼钢废料中的有用成份,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并且大幅降低铁水预处理脱磷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预熔脱磷剂,所述脱磷剂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分组成:转炉废渣30-40份、除尘灰15-25份,精炼渣20-30份,活性石灰16-20份、萤石6-8份;所述转炉废渣的有效成分CaO和SiO2的含量比值,CaO/SiO2为2.5-3.5;所述除尘灰中总氧化铁≥40%,CaO≥30%,MgO和SiO2总计≥15%,所述精炼渣成分的重量百分比:CaO:40~65%,Al2O3:15~35%,MgO:3~16%,SiO2:0.5~16%,S<0.35%,H2O<0.5%,所述萤石中CaF2≥85%,SiO2≤5%;所述预熔脱磷剂为上述组分的预熔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同时综合利用转炉废渣、精炼渣和除尘灰,根据所选的三种废料的组成特点,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三种组分的配比组成,再辅以适当的活性石灰和萤石,使得制备的脱硫剂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并且脱硫效果比现有技术提高40%以上。
2)制备克服废料中有效成分因渣料熔点高不易发挥作用的缺点,使得有效成分充分发挥,提高利用效果。
3)实现了炼钢废料的循环利用,在脱磷剂中炼钢废料比例高,大幅度节省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链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预熔脱磷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