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气门上段滑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8979.1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韦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9/02 | 分类号: | F01L9/02;F01L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气门 上段 滑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特别是一种机械式气门上段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响应。传统汽油机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即凸轮型线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的平衡性选择,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但得到了全工况下最平衡的性能。可变气门升程的采用,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气门升程,从而改善发动机高速功率和低速扭矩。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申请号200910190522.1,专利名称:一种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阀机构,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门升程可变的装置,能较好地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但是其设计是利用的液压机构,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密封不严的话容易造成液体渗漏;而且由于液体存在一定的可压缩性,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有一定的延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式气门上段滑动装置,能使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气缸、活塞、气缸盖、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下段、排气门下段、压气机进气管、压气机、发动机进气管、发动机排气管、涡轮、涡轮出气管、进气门上段、排气门上段、容积腔、第一移动体、第一贯穿管、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体、第二贯穿管、第二移动块、弹簧和连接管,活塞安装在气缸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气缸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进气道的出气口、排气道的进气口均与气缸盖相连通,压气机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机进气管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进气管的出气口与进气道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出气口、涡轮出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口与排气道的出气口相连接,进气门下段的下端面、排气门下段的下端面均在燃烧室内,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均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分别贯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第一移动块安装在第一贯穿管内并与第一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二移动块安装在第二贯穿管内并与第二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移动块的下端面、第二移动块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第一移动块的上端面、第二移动块的上端面均为斜面,进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第一贯穿管内,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一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进气门下段穿过容积腔的下壁面并伸入第一贯穿管内,进气门下段的上端面与第一移动块的下端面密封接触,排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第二贯穿管内,排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二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排气门下段穿过容积腔的下壁面并伸入第二贯穿管内,排气门下段的上端面与第二移动块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均为等截面圆管,第一移动体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第二移动体的左壁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的上壁面相连通。
在本发明中,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均可以在容积腔内左右移动,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也可以在贯穿管内跟随着进排气门上下段一起上下移动。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在弹簧的拉伸作用下,第一移动体向右移动,第二移动体向左移动,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也同时移动,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一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排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二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排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进排气门升程变小。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第一移动体向左移动,第二移动体向右移动,弹簧被拉伸,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也同时移动,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一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排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第二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排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进排气门升程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即能实现气门升程的连续可变,又能使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而且不需要专门的控制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8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细管离子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果品运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