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式浮筒翻转液压动力输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437933.8 | 申请日: | 2012-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国 |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李柯 |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浮筒 翻转 液压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能源转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浮力势能转换为液压能的悬浮式浮筒翻转液压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存在大量的太阳能、风能、水力能、潮汐等可再生能源,但是这类能源存在分散度高,利用水平低,能量转换效率低等不足。目前,水力能基本上都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以上再生能源都存在着不可控性。水力发电往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建造和使用上都不是很方便。但水作为清洁能源,其还蕴涵着巨大的浮力势能,该浮力势能加以利用可大幅度提高效率。为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高效节能的技术创新,本发明开拓了能源开发新思路和提高了能源转变的效率。
中国发明专利CN 201210110047.4提供了一种将非传统能源的浮力势能转换动力输出的装置,公开了一种强沉式浮力能转换动力输出装置,装置包括浮力池、浮力转换动力器、翻转轨道、导引轨道、沉降传动控制轴、沉降定位锁、防浮升定位锁,通过浮力转换动力器翻转控制机构,实现了浮力能向机械能的转换,通过配重调整使得可以用较小的能量输入即可产生较大的浮力势能,并可在瞬间转换为机械能加以利用或用于发电。但是类似浮力势能转换设备结构复杂,各零部件之间摩擦、损耗较大,转换效率不高,可控差和产业化难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摩擦、损耗较小,能量转换效率更高且工作更稳定可靠,能够更充分地将液体浮力势能转换为产业化液压动力的高效输出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实施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发明包括浮筒、外框支架、支座、动力翻转机构和传动机构,浮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连接杆,其分别与设在外框支架上、下部的液压缸之活塞相连接;外框支架设在浮筒的周边,并由底板和固定杆构成;外框支架上安装有旋转轴,并通过旋转轴与支座相连;旋转轴与动力翻转机构相连接;液压缸的进、出油口管路上分别装有单向阀。传动机构由液压缸,单向阀,高压油管,液压油箱,高压油蓄能器和液压执行元件组成。
为了获得更佳的使用效果,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下列技术措施:
旋转轴安装在与外框支架滑动连接的滑动连接器上,支座间装有推压装置,推压装置是压板或是推压杆;旋转轴上安装有轴承,并通过轴承与支座相连;旋转轴中间空心,高压油管穿过旋转轴的空心部位并通过旋转接头分别与液压油箱和高压油蓄能器相连;旋转接头与液压油箱之间接有流量开关;旋转接头与高压油蓄能器之间接有液压控制阀;浮筒与设置在外框支架内侧相应位置的至少一对导杆活动连接;底板上安装有翻身浮筒;液压缸外侧分别套有空气动态平衡器;空气动态平衡器是气囊;空气动态平衡器之间通过至少一根通气管相连接;支座上装有磁感应开关,外框支架的相应位置装有磁体;固定杆中部安装有配重块。
本发明通过配重使装置悬浮水中处于微重力状态,在较小外力的作用下使装置以旋转轴为中心发生连续循环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通过释放浮筒实现了浮力势能向液压能的转换,通过多组该装置组合使用,连续将液压油压入高压油蓄能器内即可直接利用或用于液压发电机发电。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 本发明实施例左视图;
图3 本发明实施例俯视半剖视图;
图4 本发明实施例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国,未经张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机载投掷式海洋剖面探头下沉模型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量缓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