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接齿轮式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517.8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藤木谦一;井筒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婷,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容积效率的内接齿轮式泵。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由内转子和外转子构成的内接齿轮式泵。而且,在内转子以及外转子的齿形中,进行了各种的研究、开发而提出了令泵效率提高的发明。作为这样的发明,有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等。
首先,在日本特开昭55-148992号中,内转子的齿开始推压外转子的齿(或者开始啮合)的是最深啮合部。由此,对外转子从最深啮合部向转子的旋转方向前侧施加力。即,相对于为最大腔容积部的运送侧,对外转子施加大致横向的力。
国际公开WO2008/111270号中的油泵转子为,专利内转子的外齿形状(U1in、U2in)如下地构成:对于由数学曲线构成的齿形形状(U′1、U′2)一边维持齿顶圆(A1)的半径(RA1)和齿槽圆(A2)的半径(RA2)之间的距离一边进行的向周方向的变形(U1、U2)、和向径方向的变形(U1in、U2in)。
基于该内转子10以及外转子20的齿形形状而求得内转子的齿与外转子的齿啮合的区域。例如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图10所示的油泵的例子中,齿槽侧啮合点b和齿顶侧啮合点a之间的曲线为内转子10以及外转子20啮合的区域。
即,在内转子10旋转时,在内转子10的外齿11a中,在齿槽侧啮合点b处内转子10与外转子20开始啮合(参照国际公开WO2008/111270号的图10(a))。然后,啮合点慢慢地向外齿11a的齿顶侧滑动,最终在齿顶侧啮合点a处内转子10与外转子20变为不啮合(参照国际公开WO2008/111270号的图10(b))。
这样地,在国际公开WO2008/111270号中,内转子与外转子开始啮合的是比最深啮合部靠转子的旋转方向的负侧,变为不啮合的是比最深啮合部靠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正侧。由此,向外转子从最深啮合部向转子的旋转方向前侧施加力,相对于为最大腔容积部的运送侧为大致横向的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48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02008/111270号公报。
对于特开昭55-148992号,在余摆线转子中,内转子与外转子开始啮合的是最深啮合部。由此,对外转子从最深啮合部向转子的旋转方向前侧施加力,相对于为最大腔容积部的运送侧,从内转子向外转子施加的力为横向的力。因此,并不是令运送侧的顶端间隙变小的方向的力。因而,运送侧的顶端间隙不会变小,泄露不会变小,所以无法提高容积效率。
对于国际公开W02008/111270号,在比最深啮合部靠旋转方向的负向的位置处内转子与外转子开始啮合,在旋转方向的正向的位置处啮合结束。
最深啮合部为零,啮合范围为从旋转方向负变为旋转方向正,所以从内转子向外转子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对于为最大腔容积部的运送侧,从内转子向外转子施加的力变为横向的力,不是令运送侧的顶端间隙减小的方向的力。因而,无法减小运送侧的顶端间隙,泄露不会减小,因而无法提高容积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为,在内接齿轮式泵中,通过减小运送侧的顶端间隙,减小从排出侧向吸入侧的泄露,提高容积效率(相对于理论排出量的实际地排出的流量)。
因此,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锐意研究,结果通过令第1发明为一种内接齿轮式泵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内接齿轮式泵为,在转子收纳室中配置内转子和外转子,其中,上述内转子和上述外转子为,在偏心量为e,上述内转子的齿根直径为d以及齿数为N时,满足e>d/[2(N-2)]。
通过令第2发明为一种内接齿轮式泵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在第1发明中,最深啮合部位于连结上述内转子的中心与上述外转子的中心的线的附近,并且上述转子收纳室的中心从与上述外转子的中心为同一中心的状态向上述最深啮合部侧偏置比下述顶端间隙小的量,所述顶端间隙是吸入口的终端侧和排出口的始端侧之间的密封凸缘附近的内转子的齿顶与外转子的齿顶的间隙。
通过令第3发明为一种内接齿轮式泵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在第1或者第2发明中,上述内转子的齿形由组合多个椭圆及圆或者高次曲线而成的曲线形成。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枢轴旋转式鞋底部件的鞋类物品
- 下一篇:智能电子锁及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