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实验测量装置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7335.0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任占春;朱泽军;毕雯雯;张彬;马天态;唐延彦;马素俊;李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介质 界面 润湿 实验 测量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测量评价实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模拟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储层岩石润湿性测量的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油藏开发过程中,润湿性是的重要性质,作为油藏界面现象的一个重要参数,岩石润湿性是岩石矿物与油藏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特征。岩石的润湿性决定着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微观分布和原始分布状态,润湿性影响地层毛细管力、相对渗透率、水驱油特性、电性、残余油饱和度等几乎所有的岩心分析项目,对原油的采出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都将改变岩石润湿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予以考虑。
申请公布号CN102393351 A,申请公布日2012.03.2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油藏条件下岩心润湿性测量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压容器部分和观察部分,其中:所述高压容器部分设置有容器筒,容器筒上端封闭并设置一测量管接口连通容器内空间;容器筒下端为敞开口设计,并设有一端盖扣在该容器筒下端实现密封;且该端盖上装 有供向容器内注入待测流体及调整压力的阀门;所述观察部分包括测量管,通过所述测量管接口安装在容器筒上。此装置易于操作,易于实施。但以上公开文献的装置是基于自吸吸入法测量油藏条件下岩心的宏观润湿性,不能直观的模拟液滴在多孔介质界面的连续变化过程。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接触角法测量润湿性原理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连续记录流体在多孔介质界面连续变化过程的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实验测量装置系统,为模拟油藏条件下的润湿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观察流体在多孔介质界面润湿现象以及流体在多孔介质间界面润湿铺展变化过程,通过显微镜、摄像等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装置采集流体在多孔介质界面润湿现象以及评价各种开发过程中油田化学剂对岩石界面的相互作用的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实验测量装置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实验测量装置系统包括评价流体滴定系统和润湿性自动化测量系统,所述评价流体滴定系统主要包括评价流体装置以及用来使评价流体装置中的流体打入润湿性自动化测量系统中的泵入装置;所述润湿性自动化测量系统主要包括用来放置多孔介质样品试片的多自由度工作平台以及围绕在多自由度工作平台周围的采集系统,所述采集系统最终连接至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所述多自由度工作平台整体放置在恒温控制系统中。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采集系统包括位于多自由度工作平台正上方的显微成像采集系统和位于多自由度工作平台侧方的摄像采集系统。
所述泵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推力活塞缸和精密注射泵,所述精密注射泵还与泵工作介质容器连接,泵工作介质容器与精密注射泵的进液端连接,用来给精密注射泵提供工作介质。
所述推力活塞缸由多组活塞缸组成,每组活塞缸装入不同评价流体介质,多组活塞缸采用并联结构,一端用液压管线与精密注射泵的增压出口连接,用来给推力活塞缸提供增压,另一端用管线连接评价流体滴定控制装置.
所述评价流体滴定控制装置伸入恒温控制系统并位于多孔介质样品试片上方,评价流体滴定控制装置用来给多孔介质样品试片滴定合适剂量的评价流体介质。
所述推力活塞缸分别与评价流体装置、精密注射泵、评价流体滴定控制装置连接的各管线接头都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评价流体装置盛装不同的流体介质,通过管线与推力活塞缸的多组活塞缸容积腔连接,用于给推力活塞缸的多组活塞缸容积腔提供不同的评价流体介质。
所述恒温控制系统外侧设置有摄像光源。
所述恒温控制系统为密闭压力容器,其上还设置有精密压力表,并且恒温控制系统连接至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多孔介质界面润湿性实验测量装置系统具有自动化、模块化,精确化、连续化等特点,增强了润湿性研究实验的功能,通过该装置可以模拟不同注入化学药剂对岩石多孔介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润湿性变化实验,为油藏渗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垂直于水平放大光学采集系统,直观观察液滴变化且同时记录液滴的连续变化过程;
多自由度平台自由转动可以研究多孔介质在不同位置下润湿性变化;
多组评价流体装置并联,通过阀门控制实现多种流体密闭测量流体对多孔介质的润湿性影响;
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