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反应堆夹心安全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6429.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3/10 | 分类号: | G21C13/10;G21C13/028;G21C9/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刘文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反应堆 夹心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防止核反应堆在运行或发生事故时放射性物质外逸的密闭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堆厂房的围护结构用核反应堆夹心安全壳。
背景技术
自1951年12月美国首次利用核能发电,1954年6月苏联第一座核电厂首次向电网送电以来,核电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经过最初十几年的试验性发展阶段之后,核电技术趋于成熟,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有些国家的核电成本己经低于常规火电。随着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使人们更加认识到核电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平抑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方面的重要作用,核电由此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201家核电厂,共有442座正在运作的核反应堆机组,分布在31个国家。其中,排在前三位的美国、法国、日本就分别拥有104、58和55座反应堆机组,占了全球反应堆机组总数的半壁江山。从核电占电力供应的比重来看,全球范围占16%,在欧洲,核电的比重可达到34%。法国作为核能发展和运用大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80%,使法国不会再重蹈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因严重依赖石油进口而导致本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的覆辙。
为防止核反应堆在运行或发生事故时放射性物质外逸的密闭容器,也称反应堆保护外壳。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事故时会大量释放放射性物质,安全壳作为最后一道核安全屏障,能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常兼作反应堆厂房的围护结构,保护反应堆设备系统免受外界的不利影响,它是一种体态庞大的特种容器结构。
安全壳按结构分为单层和双层壳。双层壳的内层称为主安全壳,主要承受事故压力,外层称为次级安全壳,起生物屏蔽及保护作用;两层之间留有环形空腔,可保持一定的负压,使核电站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易向外界泄漏。安全壳按材料可分成钢、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三种。
钢安全壳:世界上第一个安全壳是1953年在美国西米尔顿的诺尔斯核动力试验室建成的。但供工程实用的安全壳则是在5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批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而出现的球形及圆筒形钢安全壳,尺寸较小。从60年代开始,随着反应堆功率的提高,出现了内径超过30米的圆筒形安全壳。70年代,为了适应大功率核电站的工艺布置,出现了球径达60米左右的钢球壳。为了尽量避免焊后热处理,壁厚通常都控制在38毫米以内。钢安全壳一般用作主安全壳,建造在与其相脱离的混凝土次级安全壳里面。沸水堆的钢安全壳尺寸比压水堆的稍小,多为球壳加上一小段筒壳,呈“烧瓶”型。由于工艺比较成熟,目前钢安全壳仍被大量采用。
钢筋混凝土安全壳:为了降低钢安全壳的造价,60年代初美国首先采用了带有薄的碳钢衬里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安全壳,它由内径超过30米的圆筒壳和半球顶组成。沸水堆核电站的安全壳尺寸较小,形状较为复杂,筒壁多为锥壳与圆筒壳的组合结构。为了能承受事故压力和温度作用,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必须采用排列很密的粗钢筋。这种壳的表面虽易开裂,但由于它比较经济,目前仍被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60年代中期首先应用于法国的EL4 核电站,其后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推广并有所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代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特点是采用扁穹顶,筒壁环向预应力钢束由六个扶壁锚固,所用钢束的极限承载力较低,筒壁施加的预压应力较高。②第二代也采用扁穹顶,但筒壁扶壁减少到三个,单根钢束的承载力增大一倍,由于充分发挥普通钢筋的作用,筒壁的预压应力有所降低。③第三代则把扁穹顶改为半球顶,省去了传统的环梁,改善了安全壳结构的受力性能。穹顶的预应力钢束也与筒壁的竖向钢束合而为一,因而比第二代更经济合理。目前有的国家还在探索比第三代预应力安全壳更为先进的结构形式,把环向锚固扶壁减少到两个,以改善受力性能和减少总钢束数。有的国家在加紧研究无衬里的预应力双层安全壳等新形式,以求得更加经济合理的效果。 在预应力安全壳中,事故压力荷载是由大量的双向预应力钢束承受的,因此,安全壳结构不会出现脆性破坏,设计压力也可不受限制,受力比较安全可靠。此外,不少的安全壳还采用不灌浆无粘接的预应力配筋,便于对预应力钢束作定期的检查和补张拉以及作必要的更换。因此自7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的轻水堆和重水堆核电站建设中普遍采用
安全壳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设计首先应考虑反应堆发生事故时,冷却剂逃逸所造成的内压和温度变化。此外,还应计及恒载、活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以及各种外界的不利因素如地震、龙卷风及其他飞射物的冲击、飞机失事冲撞或化工厂爆炸等偶然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合金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优化的碱性果胶酶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