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式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6417.3 | 申请日: | 201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鹏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D1/047;F28F1/34;G06F1/20;B2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主动运动热交换方式的热交换器,以及实现这种热交换方式的机械结构和热传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热交换方式是通过风扇或泵将流体加速,使流体在导热管、鳍片表面流动,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这种公知的热交换方式所出现的问题是:
1.风扇或泵占用了额外的空间和成本。在空调的室外机中,风扇占了很大的空间,若不用风扇,室外机可减少三分之一的体积。CPU散热器的风扇也占了三分之一的体积。
2.风扇或泵在加速流体时有动能损失。以CPU散热器轴向风扇为例,扇叶在转动时有一部分的径向风形成,虽然有些设计用导向罩进行导向,但还是有动能损失,风扇与鳍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空气的扩散而使风速有所下降,轴向风扇的中心风力很小。
3.技术的局限不能形成很大的压力和流速。以CPU散热器轴向风扇为例,风扇的转速为2500转/分,由于鳍片的阻挡,空气流速一般每分钟为几十米,因此鳍片的间距也不能做得很小,这与扇叶线速每分钟几百米形成很大的反差。
4.风扇或泵驱动的流体有脉冲,脉冲间隙流体在导热管、鳍片表面上并没有流速,降低了热交换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方式,省去占据大量空间的风扇或泵,极大地提高了流体的压力和相对速度,使热交换能力有突破性的提高,节约能源和成本。
本发明所要改进的是目前公知的热交换器中,导热管、鳍片与要被加热或致冷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方式,以及实现这种热交换方式的机械结构和热传递方法,因此在这里的介绍中,对公知的热交换器在本发明中所要改进部分进行定义。
定义1.固体热导面
热交换器中导热管、鳍片与流体接触的接触面主动运动,产生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这些导热管、鳍片的表面就称为“固体热导面”。“固体热导面”是本发明要对其热交换方式进行改进的导热管、鳍片表面,以下称为“定义1”。
定义2.流体热导面
热交换器中,流体与固体热导面接触所形成的、与固体热导面相对的流体面,称为“流体热导面”。以下称为“定义2”。
定义3.目标流体
形成流体热导面的流体称为“目标流体”。以下称为“定义3”。
主动式热交换器的“固体热导面”只相对一种流体主动运动,定义1、定义2、定义3是针对本发明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定义。如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本发明所要改进的部分是导热管、鳍片与空气公知的热交换方式,因此定义中的“固体热导面”是指是导热管、鳍片与空气相接触的表面,而不是致冷剂与导热管相接触的表面,“流体热导面”是空气与导热管、鳍片相接触形成的流体面,流体面与导热管、鳍片的表面相对,室内机也同样是指与空气的接触部分;在CPU的散热器中,“固体热导面”是指鳍片与空气相接触的表面,“流体热导面”是空气与鳍片接触形成的流体面,流体面与鳍片的表面相对。也就是说,定义1、定义2、定义3是针对按本发明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时,要改进热交换方式的部分而下的定义。
定义中的流体是指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的气体或液体,气体如空气,氢气,甲烷等,液体如水,导热油等,流体在热交换过程中温度是升高还是下降不影响定义的界定。导热管、鳍片等导热构件的制作材料有如银、铜、铝、锌、铁、以及各种合金、导热塑料、陶瓷,玻璃等公知的导热材料。
热交换器中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在流动,定义3中的“目标流体”一般是指流量较大、温度变化小、在热交换器中停留时间短的一种,如空调机热交换器中流动的空气,用导热油对氢气进行加热中的氢气,但在具体实例中并不能全部用这种方法进行界定,而应由要改进热交换方式的是哪一部分来确定。
定义1、定义2、定义3及以上的解释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今后的答复文件中同样有效。
本发明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体热导面主动运动,产生相对于目标流体的运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鹏,未经王晓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油气分离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热管采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