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船防翻覆方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6026.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佑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43/02 | 分类号: | B63B43/02;B63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船 翻覆 方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轮船防翻覆方案,涉及到一种造船业的革命措施。
背景技术
全世界的造船业,几千年来,所设计和制造出的轮船和帆船,其船底的横断面,均呈半流线型状态,因此,稍遇较大一点的风浪,船身就会摇摆不定,风浪若是再大一些,船身就容易翻覆而造成海难,这种事故,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不断发生。
发明内容
目前,轮船的船底从其断面来看,呈“半流线型”状,这是世界造船业,几百年来,在船体设计上的一大误区!
现从一个基本的物理现象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便可发现,以往的设计非常不合理:
设想,将一个直径为一米的木圆球扔到河里,那它仅仅是在水面上漂着,并随波逐流,而不会下沉。此时,若向其球面上的各个方向切向施力,它就必然会在水中不断地翻转、滚动不停。
但若是将一根直径为一米的木柱扔到水里,假设在此圆柱的圆断面上切向施力,则它会在水中围绕圆柱的纵轴转个不停,而不会“前俯后仰”。
若是再进一步将其制成横断面呈椭圆状的木板,再将其放于河中,它就会平平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其椭圆长轴方向与水平面平)即使遇上特大的风浪,它一定也不会再“翻滚”,当然也就不至于翻覆。
根据此客观的物理现象,人们不难发现一点:过去船体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们,将船体的横断面,设计和制造成半流线型的状态,它无疑是在对船体起着“强烈”的“助翻”作用!再举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从未见过一条竹排,会在河中翻个儿的吧?这就对上面所述的结论,是个很好的例证!
因此,可引出一条可以提高轮船船体、在水中高度稳定的方案来。即,将轮船的船底,制成平板型的。(即,横断面呈矩形状态、而不是椭圆状,断面为椭圆状的船底,在当船身左右两侧载荷不平衡时,也容易翻覆)
为了确保轮船在海上、遇上大风浪时,不易翻覆,可以再为其增设一套稳定铊E。即,在船底的下部,用一根可以伸缩的铁链D、挂上一根与船身近似长短的金属、或是钢筋水泥的稳定铊E,以进一步增强船身的稳定性。
在船体的主平面上,从前到后,可悬挂数根铁链D;同时,在稳定铊E的左右两侧,也斜挂数根铁链D1,作为平衡船体A之用,以防轮船在靠岸时,乘客全都涌向船身的一侧、而使船体A翻覆。此时稳定铊E的左右平移,是靠驾驶舱中的自平衡式的水平仪(图中未画)来控制的。
还可在稳定铊E之前端,放上一个可转动的探头,以便轮船在航行中,随时可以监测到前方水面下有无障碍物,(例如礁石等)以及河床的深度;若是发现了礁石,或可转方向避开,或是升起稳定铊E,以避免撞上。若将稳定铊E的长度设计得较船身长,则即使轮船触上了礁石,也可给轮船起到了一个缓冲、保护的作用,可大大减低破坏力。
附图说明
图1:系防翻覆轮船的侧视图
A——轮船船体
B——舰桥
C——水平面
D——铁链
E——稳定铊
图2:系防翻覆轮船的正视图
D1——侧向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船身尺寸,设计稳定铊E之直径和长度,若是采用水泥制造,则需加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航行体的扭矩自平衡组合推进器
- 下一篇:电动控制启闭的加油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