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钻防过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529.7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五;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B25F5/00;H02H7/085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1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钻 过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过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钻防过载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电做动力的钻孔机具。是电动工具中的常规产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电动工具类产品。电钻工作原理是电磁旋转式或电磁往复式小容量电动机的电机转子做磁场切割做功运转,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装置,带动齿轮加大钻头的动力,从而使钻头刮削物体表面,更好的洞穿物体。早期出现过的电钻主要有直流电钻、三相工频电钻、单相串激电动机驱动电钻、中频电钻、电池式电钻、电子调速电钻等。电钻可分为3类:手电钻、冲击钻、锤钻。其中,手电钻功率最小,使用范围仅限于钻木和当个电动改锥用,不具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冲击电钻的冲击机构有犬牙式和滚珠式两种,滚珠式冲击电钻由动盘、定盘、钢球等组成;锤钻可在任何材料上钻洞,使用范围最广。
传统的电钻,当出现过载情况时,会出现电机被烧坏、钻头被扭断等情况。而且传统的电钻自身不能对钻头进行润滑,这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钻防过载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钻很容易因过载而使电动机被烧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钻防过载装置,由转盘、主轴、钻头、弹簧、接触体、大按钮、小按钮、接触器系统、电动系统、齿轮系统、线路、固定轨道、接触弹片、润滑剂容器、润滑剂输送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与主轴连接,钻头与主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转盘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接触体连接。
所述接触体共有两块,接触弹片与转盘接触,转盘的下半部分通过接触弹片与电源连接,转盘的上半部分通过接触弹片与小按钮连接,小按钮通过线路与接触器系统连接。
所述接触器系统通过线路与电动系统连接,电动系统与齿轮系统连接,齿轮系统与主轴连接,弹簧在固定轨道内,接触弹片与转盘外围接触。
所述润滑剂容器安装在齿轮系统的外部,润滑剂容器与润滑剂输送管连接。
当转盘高速旋转时两接触体在离心作用下分开。当两接触体分开时转盘的上下两部分处于绝缘状态。本发明可使电钻在过载时自动断电,这样可使电机不会被烧坏,从而延长机器寿命。本发明正常工作时两接触体在离心作用下分开,当出现过载时,主轴转速迅速减小,此时离心作用不明显而使两接触体结合,电路导通,产生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给接触器系统,信号经接触器系统处理再传给电动系统,最后使电动机断电。润滑剂容器的作用是盛放润滑剂,润滑剂输送管的作用是将润滑剂输送到钻头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使电钻在过载时自动断电,这样可使电机不会被烧坏,从而延长机器寿命。本发明可使钻头时时处于润滑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钻防过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润滑剂容器与润滑剂输送管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接触器系统与电动系统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转盘;2、主轴;3、钻头;4、弹簧;5、接触体;6、大按钮;7、小按钮;8、接触器系统;9、电动系统;10、齿轮系统;11、线路;12、固定轨道;13、接触弹片;14、润滑剂容器;15、润滑剂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电钻防过载装置,由转盘1、主轴2、钻头3、弹簧4、接触体5、大按钮6、小按钮7、接触器系统8、电动系统9、齿轮系统10、线路11、固定轨道12、接触弹片13、润滑剂容器14、润滑剂输送管15组成。
所述转盘1与主轴2连接,钻头3与主轴2连接,弹簧4的一端与转盘1连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接触体5连接;
所述接触体5共有两块,接触弹片13与转盘1接触,转盘1的下半部分通过接触弹片13与电源连接,转盘1的上半部分通过接触弹片13与小按钮7连接,小按钮7通过线路11与接触器系统8连接;
所述接触器系统8通过线路11与电动系统9连接,电动系统9与齿轮系统10连接,齿轮系统10与主轴2连接,弹簧4在固定轨道12内,接触弹片13与转盘1外围接触;
所述润滑剂容器14安装在齿轮系统10的外部,润滑剂容器14与润滑剂输送管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未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