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长因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4073.2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单桂秋;马静;李艳辉;丘金浪;谭美芳;耿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K38/30;A61K38/18;A61K9/00;A61K35/14;A61P17/02;A61K31/19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长因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血小板来源复合生长因子,其特征在于,是以浓度800×109-1500×109/L的血小板为原料首先通过S/D法病毒灭活后加入钙剂或/和凝血酶激活形成血小板凝胶,得到的上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其特征在于,是以最佳浓度1000×109/L的血小板为原料首先通过S/D法病毒灭活后加入钙剂或/和凝血酶激活形成血小板凝胶,得到的上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长因子中包含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剂为CaCl2或葡萄糖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酶为人血凝血酶。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复合生长因子在制备治疗急性创伤、烧伤、整形美容、慢性难愈合伤口药物中的应用。
7.一种复合生长因子凝胶,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添加壳聚糖微球、增稠剂、蛋白稳定剂、保湿剂、PH调节剂、抑菌剂和水等物质加工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其制备方法为:
(1)血小板浓缩液的病毒灭活:采用S/D法病毒灭活对血小板浓缩液(PC)进行病毒灭活处理;
(2)去除病毒灭活处理后的血小板浓缩液中的有机溶剂/去污剂混合物(S/D溶液);
(3)血小板浓缩液的激活:处理后的血小板浓缩液中加入钙剂或/和凝血酶激活,将混合物旋转混合,形成血小板凝胶,至上清恢复,即得复合生长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凝胶,其制备方法为:
(1)制备空白壳聚糖微球;
(2)精确称取空白壳聚糖微球,置于EP管中,加入乙酸缓冲液及富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的溶液,充分振荡均匀,超声振荡,置于4℃、135rpm的摇床,6h后离心并用纯水洗涤,微球沉淀,冷冻冻干,得到壳聚糖复合生长因子缓释微球;
(3)取80%重量的纯化水,加入氯化钠、抑菌剂,加热使溶解;
(4)将上述溶液放在室温,加入PH调节剂,使其溶解;
(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增稠剂,溶胀过夜,高压灭菌,得凝胶A;
(6)将步骤(2)所制备的壳聚糖复合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精确称重后,放在EP管中,加入PBS缓冲液中,充分振荡,使其充分溶胀,然后加入保湿剂、蛋白稳定剂,搅拌使其溶解,微孔滤膜过滤后得混合溶液B;
(7)将混合溶液B与凝胶A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值到6.5~7.5;
(8)加入余量的纯化水,灭菌,即得复合生长因子凝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复合生长因子凝胶在制备治疗急性创伤、烧伤、整形美容、慢性难愈合伤口药物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40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控制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串列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