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3628.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项春荣;王雪峰;高红霞;张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针菇 工厂 栽培 中的 质量检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其生物学形态特征:金针菇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实践证明,养菌流程结束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差异各栽培瓶中养菌的质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到生育出菇工序时,必然出现各个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长短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栽培结果,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批量采收时间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必然影响了成品合格菇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中,并未对各个栽培用瓶中养菌质量检验,而是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
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在养菌流程结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前先采用目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外观,菌丝洁白、浓密,略有爬瓶壁现象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菌丝灰白、稀疏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必要时进行鼻闻检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气味,具有金针菇特有的气味的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存在异味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
A、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并编号待检;
B、依据如下技术要求,按样品瓶编号逐瓶检测样品瓶中的养菌状况:
1)、使用手持式折光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含糖百分比10.0-1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2)、使用烘干法水份测定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水份,含水百分比67.0-71.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3)、使用酸碱度测定计,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酸碱度,酸碱度PH值6.80-7.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C、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取这样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是指按照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行。
所述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是指对含糖百分比大于14.0%、酸碱度PH值小于6.8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对含水百分比大于71.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加大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对含糖百分比小于10.0%、酸碱度PH值大于7.4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提前进行抽样检验,对含水百分比小于67.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减小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本发明实施得到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经实际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1、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与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的现有技术相比,经发明对各培用瓶装的养菌质量的检验,保证了进入生育出菇流程的各培用瓶装的养菌质量,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相同时,实际栽培结果是大为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的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未经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用菌母种转扩繁殖的新型接种铲锄
- 下一篇:一种优质小西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