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33604.6 | 申请日: | 2012-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土岐胜司;松本弘一;益子喜雄;三友康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明光商会;荣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4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压 装置 | ||
1.一种层压装置,是重叠粘接涂抹了热熔融性粘接剂的层压膜和片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压接传输装置,至少一边重叠传送上述层压膜和片一边进行热压接;
控制装置,控制该热压接传输装置;
运行开关,对上述热压接传输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在运转时通电来自电源的电力,
上述热压接传输装置具有:
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至少一方形成为中空辊状并且夹持上述层压膜和片传送;
板状加热体,内置在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中的形成为中空辊状的压接传输构件中并且包含板状的PTC热敏电阻;
热传导保持架,与上述中空辊状的压接传输构件内接触配置,并且保持上述板状加热体并且能够将来自板状加热体的热传导到压接传输构件,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
电流检测器,检测在接通上述运行开关进行的运行时伴随向上述板状加热体的PTC热敏电阻通电的电流值;
预热完成判定单元,在用该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值上升变化经过峰值后下降变化达到预先确定的值的条件下,判断由上述板状加热体产生的上述压接传输构件的表面温度达到能够层压的温度的预热完成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预热显示器,直到在上述预热完成判定单元判定上述预热完成状态为止的期间,显示“预热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驱动控制单元,控制对上述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提供能够正反向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在直到上述预热完成判定单元判定上述预热完成状态为止的期间,使上述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反向转动或者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停止处理控制单元,在断开上述运行开关时,在与运行开关的断开动作联动地切断对上述板状加热体的PTC热敏电阻的通电后,使上述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空转预先确定的时间后,停止对驱动源的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自动停止处理控制单元,在由上述预热完成判定单元判定预热完成状态后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值下降到预先确定的值的条件下,在对上述板状加热体的PTC热敏电阻的通电以及对驱动源的通电中至少切断对上述板状加热体的PTC热敏电阻的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驱动切换单元,控制对上述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提供能够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可变地切换由上述驱动源产生的驱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
厚度检测器,能够检测层压膜和片的层压处理对象的厚度,
基于该厚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厚度信息,用上述驱动切换单元控制驱动源,使得在厚度信息厚的情况下,与薄的情况相比放慢驱动源产生的转动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传导保持架具有:
保持筒架,具备收容上述板状加热体的由大致矩形剖面构成的筒状收容空间,并且与表里面相对的周围壁部至少能够弹性变形地变形,上述与表里面相对的周围壁部是在划分该筒状收容空间的周围壁部中的与上述板状加热体的板厚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周围壁部;
热传导腕架,能够从该保持筒架的上述能够弹性变形的周围壁部的一部分向外面弹性变形地突出,与上述压接传输构件的中空部内面弹性变形地接触,并且伴随该弹性变形,保持筒架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周围壁部与板状加热体的表里面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压接传输装置将上述成对的压接传输构件都形成为中空辊状,至少在其中一方上经由热传导保持架保持板状加热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对的传输构件,设置在上述热压接传输装置的下游一侧,在通过上述热压接传输装置后牵拉传送用层压膜层压后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光商会;荣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明光商会;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6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单元、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照明系统
- 下一篇:接入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