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凝土掺和料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3317.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新;周卫东;侯建刚;陈建伟;曾蜀云;史思祥;张湘涛;王文学;赵一键;谢文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04 | 分类号: | C04B18/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掺和 料及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掺和料(命名:混凝土新型PL掺和料)配方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工程技术和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特别是碾压混凝土之中,通常需要掺入一定比例的掺和料,以取代部分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改善常态混凝土流动性和碾压混凝土可碾性等操作性能。国内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掺和料为粉煤灰。粉煤灰一般由大型火电厂供应,通过散装水泥运输车运输至工地。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和部分交通工程等往往修建在偏远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有些工程项目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和料时,附近缺乏粉煤灰产地,需要从外地采购,存在运距远、成本高、无法保障工程进度等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开始研究利用工业矿渣(主要为磷矿渣、铁矿渣等)和当地材料(石灰石、凝灰岩等)经磨细后作为新型混凝土掺和料。已经成功进行了工程应用的有磷矿渣粉单掺、石灰石粉单掺、磷矿渣粉和凝灰岩粉混掺、锰铁矿渣粉与石灰石粉混掺等方式。但是,上述新型掺和料的使用仍存在其局限性。磷矿渣粉或铁矿渣粉单独应用时,由于加工难度较大等原因,往往成本较高;石灰石粉单独应用时,由石灰石粉活性差,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利影响;磷矿渣粉与凝灰岩粉混掺,或者铁矿渣粉与石灰石粉混掺方式均可能受到工程所在地原材料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出一种混凝土新型掺和料配方及其生产方法,使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现有混凝土掺和料所不具有的技术或经济优势,以代替粉煤灰或其它掺和料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项目,增加一种可供选择的混凝土掺和料,使之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或经济优势。该新型混凝土掺和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磷矿渣和石灰石,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成磷矿渣粉和石灰石粉,并按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后,可以作 为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掺和料。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解决方案为:
一种新型混凝土掺和料(命名:混凝土新型PL掺和料),其特征在于以磷矿渣和石灰石为原材料,经磨细加工后按重量百分比计进行混合均匀,其中磷矿渣粉为50-90%,石灰石粉为50-10%。
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掺和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将具有表1技术指标的磷矿渣粉原料,和具有表2技术指标的石灰石粉原料相互混合,按表3记载的不同比例混合后,获得具有表3记载的混凝土新型PL掺和料技术指标产品,
表1:磷矿渣粉的技术指标
表2:石灰石粉的技术要求
表3:混凝土新型PL掺和料的技术要求
。
新型混凝土掺和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有两种:
其一是单磨混掺工艺:将经检测达到表1技术指标的磷矿渣和经检测达到表2技术指标石灰石分别进行烘干、破碎后,分别用球磨机磨细,各自分别存入半成品仓库,再通过常规搅拌混合工艺,按表3记载的不同重量百分比,将两种原料按组份混合均匀后,其密度、细度为45μm筛余量、烧失量、含水量、活性指数、需水量比技术指标达到表3技术指标后,作为成品准备出厂;
其二是混磨工艺:将经检测达到表1技术指标的磷矿渣和经检测达到表2技术指标石灰石分别进行烘干、破碎后,将两种原料按要求的比例混合后,共同放入球磨机进行碾磨,碾磨混合后对密度、细度为45μm筛余量、烧失量、含水量、活性指数、需水量比等技术指标达到表3技术指标后,作为成品准备出厂。
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材料中,磷矿渣为工业废料,石灰石为广泛分布的当地材料,既可解决偏远地区工程建设粉煤灰等材料运距远、价格高、采购困难等问题,也可以解决单独采用磷矿渣粉时混凝土水化反应快、早期强度偏高、造价较高等问题,或单独采用石灰石粉时因掺和料活性不足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工程建设、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石灰石粉(L)原料在200倍颗粒形貌图(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石灰石粉(L)原料在2000倍颗粒形貌图(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磷渣粉(P)原料在200倍颗粒形貌图(SEM照片)。
图4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磷渣粉(P)原料在2000倍颗粒形貌图(SEM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美替胺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 下一篇:自控气动升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