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32183.5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怀国;胡杰华;谢洪珍;董博文;孙艳慧;范道焱;朱莞烨;林鸿汉;孙鹏;梁俊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地区 矿工 逐级 放大 培养 方法 | ||
1.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液采集:选用工业化的浸矿工程菌,或从目的矿区矿坑水、尾矿水富集驯化;
(2)室内培养:菌液接种量为2.5-10%,使培养池温度恒定在20~35℃之间,并在室内完成适应复壮后,进行多次转接培养,每次培养的菌体浓度达到至少106~108个/ml后进行下一次培养,其中,首次培养采用矿业细菌用培养基,以后每次转接培养时将培养基中的包含生命元素或营养元素的物质用量降为上一级的1/2-1/4,培养基介质为自来水或浸矿萃余液或尾矿废水,最终将培养液中的N、 P、Fe2+浓度分别降至5mg/L、50mg/L、50mg/L后进行室外放大培养;
(3)室外培养:菌液接种量为15-25%,在室外气温-20~20℃时,对培养池菌液实施蒸汽供热,控制蒸汽压力,使培养池温度恒定在20~35℃之间,待菌液浓度达到106~108个/ml,转移放大至容积更大的培养池,各级培养液均为浸矿萃余液或尾矿废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实施蒸汽供热,为在室外培养池中直接铺设耐腐蚀耐高温管,蒸汽通过管道输送,根据热量平衡衡算,确定埋入管道直径、长度和应提供的蒸汽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转移放大至容积更大的培养池,菌液放大倍数最高为前一级菌液体积的50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逐级放大按100~500L→4m3→20m3→100m3→500m3顺序逐级放大,100L及其以下采取室内培养,100L以上进行室外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业细菌包括:浸矿嗜硫菌、氧化亚铁微螺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变异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浸矿工程菌逐级放大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矿业细菌用培养基包括9K、Leathen或Colmer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21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抽屉柜及其骨架
- 下一篇:多功能集成车载会议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