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型胶原/透明质酸改性的钛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31868.8 | 申请日: | 201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敖海勇;郑学斌;汤亭亭;谢有桃;季衍;黄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7/34 | 分类号: | A61L2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 透明 改性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I型胶原/透明质酸改性的钛涂层,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化学改性方法,将层-层技术和共价键固定方法相结合,在钛涂层表面以共价键固定有I型胶原/透明质酸复合层。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碱处理、硅烷化处理、共价键固定I型胶原以及共价键固定透明质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价键固定I型胶原包括将经硅烷化处理的钛涂层浸泡在I型胶原/乙酸溶液中并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羧基活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以使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分别为2~3.5mg/mL和0.25~0.875mg/mL,所述共价键固定I型胶原的反应时间为0.25~1h。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价键固定透明质酸包括将经硅烷化处理的钛涂层浸泡在透明质酸/乙酸溶液中并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羧基活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以使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分别为2~3.5mg/mL和0.25~0.875mg/mL,所述共价键固定透明质酸的反应时间为0.25~1h。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价键固定I型胶原和共价键固定透明质酸交替循环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循环时间为0.5~2小时,循环次数为3~10次。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处理包括:将钛涂层浸入浓度为5~10M的NaOH溶液中在60~80℃下保温6~12h。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处理采用5~10%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烷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处理采用甲苯为溶剂,加热回流反应6~12h。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烷化处理之前还包括去离子水陈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陈化包括:将经碱处理的钛涂层在去离子水中40~80℃下保温3~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8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藻连续收割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降低氨释放量复烤和醇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