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信设备的可调式导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31284.0 | 申请日: | 201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信 设备 调式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可调式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机房的业务承载量不断提升,通信机房内通信设备的体积不断增大,功耗不断提升,单个机柜承载的通信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这都给散热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采取了前进风、后出风的风道设计理念,通过通信设备自身将冷热风道隔离,避免了多端通信设备的热量级联问题,提升了一柜多框状况下上端通信设备的散热能力。然而,在采用前进风、后出风这种风道设计的通信设备内部,气流存在多次转向,导致流场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给单板局部的热敏感器件带来了较高的散热风险。
参见图1所示,现有的通信设备的前进后出风道的结构为:通信设备的设备外框1内设有背板2、单板3、防尘网4、风扇5,单板3为设备散热区域。气流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从通信设备外部流入,依次通过防尘网4、单板3、风扇5,然后流出设备。在通信设备内部,气流多次转向,气流主要集中在靠近背板2的散热区域内,在远离背板2的散热区域内,风速显著下降,且有涡流现象,参见图1中带箭头的狭长环形区域,形成较大的散热风险区域。
针对上述前进后出风道的较大散热风险区域,目前有部分通讯设备采用对单板3安装挡风板6的方式,进行单板3内部流场分割,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参见图2所示,另一种现有的通信设备的前进后出风道的结构为:通信设备的设备外框1内设有背板2、单板3、防尘网4、风扇5,单板3为设备散热区域,单板3中部安装有挡风板6,挡风板6将单板3分隔为2个独立的散热区域。
气流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从通信设备外部流入,依次通过防尘网4、2个独立的散热区域、风扇5,然后流出设备。在通信设备内部,气流多次转向,气流主要集中在靠近背板2的散热区域内,在远离背板2的散热区域内风速显著下降,参见图2中带箭头的狭长环形区域,形成较小的散热风险区域。相比没有安装挡风板6的前进风后出风通信设备的流场分布情况,由于挡风板6的作用,安装有挡风板6的前进风后出风通信设备的散热风险区域的面积有所减小,但是散热风险区域并没有消失。
综上所述,前进风后出风的风道形式避免了多端通信设备的热量级联问题,提升了一柜多框状况下上端通信设备的散热能力,但是,在通信设备内部,气流存在多次转向,导致流场分布不均匀,始终存在散热风险区域,为热敏感器件带来了新的散热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可调式导流装置,能有效调节设备内部流场的分布状况,实现气流在单板、背板围成的区域内均匀分布,消除散热风险区域,避免局部器件的散热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通信设备的可调式导流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排列的支架、多个导流板和若干紧固件,两个支架上对应开有多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包括中心孔和限位机构,每个导流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支架上的折弯部,每个折弯部上设置与中心孔、所述限位机构相配合的限位配合机构,各导流板两端折弯部的限位配合机构与两个支架上对应的一组安装孔配合,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各导流板与支架之间呈0~90度倾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是支架上沿以中心孔为圆心的弧面开的1~3个限位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配合机构是导流板两端的折弯部上开的2个配合孔,所述2个配合孔的中心距与中心孔、限位孔之间的中心距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配合机构是导流板两端的折弯部上沿直线开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中心孔、限位孔之间的中心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是支架上沿以中心孔为圆心的弧面开的弧形限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配合机构是导流板两端的折弯部上开的2个配合孔,所述2个配合孔的中心距与中心孔到弧形限位槽所在弧面的距离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配合机构是导流板两端的折弯部上沿直线开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中心孔到弧形限位槽所在弧面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是支架上沿直线开的直线限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配合机构是导流板两端的折弯部上沿直线开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长度大于中心孔到直线限位槽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是通信设备的侧壁,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铆钉、螺栓和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