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膜送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0815.4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甘涛;谢艳;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送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把药膜送入人体空腔脏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医用内窥镜技术的介导下,许多空腔脏器的病变可以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观察、活检及手术微创治疗。但对于无法根治的局灶性病变,虽可通过内窥镜喷洒给药,但由于空腔脏器蠕动等因素,药物不能持续作用于病变区域,因此发明了一种可以吸附药物的药膜,药膜是一种柔软轻薄、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纸状膜,可以持续贴覆在有水分的病变表面,让吸附的药物持续释放,直接作用于病变,有利于病变快速愈合,同时减少用药量和副作用。
由于人体空腔脏器连接体外的开口部往往较狭窄,而药膜柔软轻薄,又具有亲水性,通过内窥镜送入空腔脏器病变部位前,极易和狭窄部粘膜表面的粘液接触而浸满水分,导致药膜互相粘连成团块状,到达病变部位时无法展开,不能有效覆盖在病变表面上,因此达不到治疗效果。
为了避免药膜被水浸湿而无法使用,目前的方法是将药膜缠绕在内窥镜用圈套器前端,通过活检孔导入,这样虽然能减少药膜和粘膜表面粘液接触的机会,防止药膜粘成团块,但由于内窥镜的活检孔较小,每次导入的药膜面积很小(小于2.0X2.0cm2),影响了使用效果;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到达病变部位后,必须先打开圈套器,才能使药膜展开,当药膜使用时,浸水后的药膜既可以使药膜紧贴在病变表面,也可以粘附在圈套器上,无法有效展开和脱离,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药膜送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有效地避免药膜在送入过程中沾水后粘成团块,到达病变部位后能有效展开和释放。
一种药膜送入装置,包括胃镜管、透明帽、弹性薄膜、药膜、操作杆;透明帽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小端安装在胃镜管的前端,大端端面为斜面,靠近斜面顶部管壁上开有两个对通的U形槽,靠近U形槽的内管壁上有两个横支梁;弹性薄膜呈矩形,四角各有一线状裂隙,背面有两凸块,凸块上开有固定孔;药膜呈矩形,略小于弹性薄膜;药膜覆在弹性薄膜工作面上,四角插入弹性薄膜四角的线状裂隙中;弹性薄膜在覆盖药膜后向内折叠成矩形状,插入透明帽大端的U形槽中,弹性薄膜背面凸块的固定孔安装在透明帽的横支梁上;操作杆安装在胃镜管中,可从胃镜活检口探出,顶出U形槽中折叠的弹性薄膜和药膜。
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的连线与透明帽小端内孔的延长线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帽的材质为透明医用塑料。
优选的,所述弹性薄膜的厚度为0.3-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薄膜的工作面上涂有蜡状防水薄层。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为活检钳。
本发明可顺利地将药膜送入人体的各种空腔脏器中,有效展开并快速贴覆在病变表面,贴覆时药膜不会粘成团块,操作简单可靠,结构紧凑,成本低廉,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明帽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透明帽俯视图。
图4为弹性薄膜和药膜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弹性薄膜的后视图。
图中:1-胃镜管,2-操作杆,3-小端,4-透明帽,5-大端,6-横支梁,7-弹性薄膜,8-U形槽,9-药膜,10-线状裂隙,11-固定孔,1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药膜送入装置,包括胃镜管1、透明帽4、弹性薄膜7、药膜9、操作杆2。透明帽4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小端3安装在胃镜管1的前端,大端5端面为斜面,靠近斜面顶部管壁上开有两个对通的U形槽8,靠近U形槽8的内管壁上有两个横支梁6;弹性薄膜呈矩形7,四角各有一线状裂隙10,背面有两凸块12,凸块12上开有固定孔11;药膜9呈矩形,略小于弹性薄膜7;药膜9覆在弹性薄膜7工作面上,四角插入弹性薄膜7四角的线状裂隙10中;弹性薄膜7在覆盖药膜后向内折叠成矩形状,插入透明帽4大端的U形槽8中,弹性薄膜7背面凸块12的固定孔11安装在透明帽4的横支梁6上。操作杆2安装在胃镜管1中,可从胃镜管1的活检口探出,顶出U形槽8中折叠的弹性薄膜7和药膜9。
进一步的,两个U形槽8的连线与透明帽小端内孔的延长线相切,这样既不会影响胃镜寻找目标,又便于操作杆顶出U形槽中的药膜。
进一步的,透明帽4的材质为透明医用塑料,更利于胃镜寻找目标。
优选的,弹性薄膜7的厚度为0.3-0.5毫米。
进一步的,弹性薄膜7的工作面上涂有蜡状防水薄层,可更好地避免药膜粘贴在弹性薄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