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9886.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明;李玲;罗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7/16 | 分类号: | C07D20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吡咯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格列汀是由诺华制药公司研制的特异性二肽酰肽酶IV(DPP-4)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2007年9月28日,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在27个欧盟国家及挪威和爱尔兰上市。维格列汀化学名:(-)-(2S)-1-[[(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1-基)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Ⅰ)化学结构式:
式Ⅰ
合成该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为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
式Ⅱ
在文献Beiletein Joue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8,4:20-22中报道了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以L-脯氨酸(Ⅲ)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酸(Ⅳ),经氨化反应得到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酰胺(Ⅴ),再经三氟乙酸酐(TFAA)脱水得到关键中间体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
该方法中由于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酰胺(Ⅴ)经三氟乙酸酐脱水得到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的反应进行不完全,造成产物的纯度低,杂质多,使药物维格列汀的纯化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酰胺(Ⅴ)经三氟乙酸酐脱水得到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的反应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原料成本低、操作简单、所得成品纯度高,更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的方法。
本方法以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酰胺(Ⅴ)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或二氯甲烷、氯仿等为溶剂;三氯氧磷或三氟乙酸酐为脱水剂;三乙胺、吡啶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为缚酸剂;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Ⅱ)。
三氯氧磷或三氟乙酸酐与原料(Ⅴ)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2~5∶1。
缚酸剂与脱水剂的摩尔比为1~5∶1,优选1~2∶1(当DMF同时作为溶剂和缚酸剂除外)。
所使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或二氯甲烷、氯仿等。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1,4-二氧六环。
反应温度为0~60℃,优选0~30℃。
反应时间为1~6小时,优选3~4小时。
附图说明
图1为1-(2-氯乙酰基)-2-(S)-腈基吡咯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当然不能认为本发明仅限于此例
实施例1
反应瓶中加入40ml无水DMF,冷却至0℃,缓慢滴加12ml三氯氧磷(0.13mol),滴加完毕保持0~5℃,搅拌反应30分钟。随后分批加入1-(2-氯乙酰基)-2-(S)-吡咯烷甲酰胺5g(0.026mol),加料完毕升温至40℃,搅拌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加入冰水4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PH值8~9,用150ml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将有机层水洗,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后,减压浓缩,残液加入混合溶剂(乙酸乙酯∶异丙醚=1∶3)搅拌20分钟,静置析晶,得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粉末4.1g,收率:91%。mp.54~57℃,1HNMR,δppm(CDC3):2.10-2.40(m,4H,2,3-CH2),3.54-3.73(m,2H,4-CH2),4.03-4.21(m,2H,5-CH2),4.76-4.86(m,1H,1-CH)。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