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酸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9720.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王国清;田保亮;戴伟;李宝芹;杨溢;唐国旗;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23/888;C07C29/149;C07C31/08;C07C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含有载体、钴元素、VIB族元素,其中钴元素的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15wt%~50wt%,VIB族元素选自钼、钨、铬中的至少一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5wt%~15wt%,所述的载体选自氧化硅、硅藻土、硅酸钙、氧化锆、氧化钛的至少一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20wt%~8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通过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或者溶胶-凝胶方法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含有银元素,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1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元素来源于硝酸银,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2wt%~2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元素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2wt%~0.5wt%。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元素来源于水溶性的硝酸盐、硫酸盐、氯盐、醋酸盐、草酸盐和溴盐,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20wt%~4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元素的来源选自水溶性的硝酸钴、氯化钴、草酸钴、硫酸钴、醋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元素来源于水溶性的钼酸盐或钼的络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元素来源于钼酸铵、钼酸钠、钼酸钾、钼酸镁、柠檬酸钼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元素来源于水溶性或者添加碱性助溶剂后可溶的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元素来源于钨酸铵、偏钨酸铵、钨酸锌、钨酸钠、钨酸钾。
12.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元素来源于水溶性的或者加入酸性助溶剂后可溶的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元素来源于重铬酸铵、重铬酸钠、重铬酸钾、铬酸钡、铬酸酐、铬酸钠、铬酸钾、铬酸镁、硝酸铬、醋酸铬、草酸铬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还含有稀土金属元素,其氧化物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8wt%。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元素为镧或者铈,其氧化物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5wt%~5wt%。
1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还含有至少一种无机非金属元素,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5wt%。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非金属元素选自磷、硼、氟中的一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3wt%~2wt%。
1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还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1wt%~15wt%。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为钾、钠、钙、镁、钡中的至少一种,其含量占催化剂总重的0.2wt%~10wt%。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来源于水溶性的硝酸盐、碳酸盐、氯盐、磷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氟化物、氢氧化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来源于氢氧化钾、硝酸钾、碳酸钾、醋酸钾、氟化钾、磷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醋酸钠、硝酸钙、磷酸二氢钙、硝酸镁、磷酸镁、硝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9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