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式催化剂磨损强度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251.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裴小罗;朱崇兵;周茂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催化剂 磨损 强度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磨损强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不仅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还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对污染物的排放和总量有了较严格的控制,特别是《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2年1月实施)明确规定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100mg/Nm3,仅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烟气脱硝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及SCR/SNCR混合脱硝技术。由于SCR脱硝技术的成熟以及高的脱硝率,现已成为国际上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
催化剂是SCR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蜂窝式、板式、波纹板式三种,其中蜂窝式催化剂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60~70%。蜂窝式催化剂的性能直接影响SCR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影响蜂窝式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很多,其中烟尘颗粒对催化剂的磨损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会缩短催化剂更换周期,增加维护费用。
测试催化剂磨损强度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吹射法、流化床试验、超声波试验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石化行业的催化剂制定的,并不适用于检测蜂窝式催化剂的耐磨损强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准确检测蜂窝式催化剂的耐磨损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蜂窝式催化剂磨损强度试验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蜂窝式催化剂磨损强度试验装置,它包括变频高压风机,在所述变频高压风机的出风口设有通风管道,在所述通风管道依次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自动进料输送器、风速仪、第一测压点、第二测压点和旋风分离器,在所述第一流量阀前端的支管上设有第二流量阀和通风试验装置,在所述自动进料输送器对应的通风管道内设有气流磨损剂混合装置,在所述第一测压点和第二测压点之间的通风管道内设有磨损试验装置,在所述旋风分离器下方设有磨损剂收集器。
在所述磨损剂收集器下方设有称重装置。
在所述磨损试验装置和通风试验装置内分别设有催化剂样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配合使用,精确可靠,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气流磨损剂混合装置、旋风分离器、磨损剂收集器等,大大提高了准确度,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很好的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变频高压风机;2、通风管道;3、第一流量控制阀;4、自动进料输送器;5、风速仪;6、第一测压点;7、第二测压点;8、旋风分离器;9、支管;10、第二流量阀;11、通风试验装置;12、气流磨损剂混合装置;13、磨损试验装置;14、磨损剂收集器;15、称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宜刚环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