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素肉的方法及素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110.9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阳;曾琳祥;张钦宏;郑怡姗;黄宝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李秀春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食品加工的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制造素肉的方法及由所述方法所制得的素肉。
背景技术
由于肉类蛋白质的价格比天然植物蛋白质的价格昂贵许多,因此多年来,食品工业界花费很多资金及人力,去开发以植物蛋白质,尤其是黄豆蛋白,以制造口感与动物肉类相似的人造素肉。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开发出多种利用黄豆蛋白、低脂黄豆粉、黄豆浓缩蛋白及/或其它植物蛋白与添加物为原料,以制备素肉的方法。
动物性肉品因为具有纤维组织,因此当人们食用时,其咬感很容易辨识,同时使食用者产生愉快的满足感。现今与动物肉品口感类似的高质量素肉,大多是利用双轴挤压机加热混练挤压的方法所制造。首先是将黄豆蛋白与其它添加物及水,以一定的速率送进挤压机的入料口内,物料在挤压机内进行加热混练而形成热塑性蛋白团,再将此热塑性蛋白团通过冷却成形模具,于模口形成纤维组织状的素肉。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I308058号揭示利用全黄豆制成水含量为70%的黄豆凝固物,再经混合及挤压制成湿式黄豆素肉;中国大陆专利公开第101686707号揭示用肉类与植物蛋白为原料的挤出食品的方法,其是将原料于挤出机中加热混合搅拌,并以20至90pa的压力挤出制成食品;美国实用专利第5,665,419号及台湾发明专利公告第339263号揭示将大豆蛋白与水混合作为原料,再利用双轴挤出机(压力为10至100kg/cm2)挤出制成素肉产品;美国实用专利第4,245,552号揭示以大豆蛋白与水的混合物为原料,以单轴挤出机分两阶段挤出,且在挤出过程中同时施加高压蒸汽来制造素肉产品。
除以黄豆蛋白为主要原料以外,亦有采用牛奶蛋白及小麦蛋白为主要原料,但小麦蛋白须先浓缩干燥成粉状才可进入挤压机,例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06/0210695A1号揭示用小麦面筋粉为原料,制造具多孔、水分含量低于8%且比重为0.1至0.4g/cc的素肉产品;专利合作条约公开第WO/1996/036242号揭示以将小麦面筋粉与水送入挤压机内,并于挤压机中施加至少250psi的压力来制造素肉产品的方法。小麦面筋的制造方法,是先将高筋小麦面粉加水揉捏成面团,并使其中的筋性充分发展,然后用水将淀粉洗出,以得到新鲜湿小麦面筋,这种面筋的化学活性非常良好。但在将新鲜湿小麦面筋干燥并磨成粉状的过程中,其中蛋白质的活性会因受热破坏而变差,因此用小麦面筋粉所制成的素肉,其咬感通常都比较软而并不尽如人意。再者,小麦面筋粉因需将小麦面筋经干燥制粉,亦须耗费较多能量、工序及成本。因此仍需要能制备口感良好的素肉,又能节省制造成本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直接以化学活性非常良好、新鲜的小麦湿面筋为主要原料,于无须将新鲜的小麦湿面筋干燥并磨成粉状下来制作素肉,其可显著降低原料成本达50%以上,更可得到质量良好且具有极似肉类纤维咬感的素肉。
因此,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制造素肉的方法,其包含:
(a)将小麦湿面筋与一或多种辅助原料搅拌混合,以提供一面筋原料;
(b)将所述面筋原料分段加热混练,以提供一热塑性蛋白团;及
(c)将所述热塑性蛋白团冷却,再将其经由模具挤出成型而获得素肉。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素肉,其是由根据前述的方法所制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制造素肉的方法,其包含:
(a)将小麦湿面筋与一或多种辅助原料搅拌混合,以提供一面筋原料;
(b)将所述面筋原料分段加热混练,以提供一热塑性蛋白团;及
(c)将所述热塑性蛋白团冷却,再将其经由模具挤出成型而获得素肉。
根据本发明的小麦湿面筋可藉由任何的习知方法获得。一般而言,是将小麦面粉加水揉捏成面团,并使其中的筋性充分发展,然后用水将淀粉洗出而得。于本发明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小麦湿面筋是由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所制得:
(i)将小麦面粉与水混合以形成一面团;及
(ii)以水冲洗出步骤(i)面团中的淀粉,以制得所述小麦湿面筋。
用以制造小麦湿面筋的小麦面粉可依所需而选择其筋度,优选是为高筋小麦面粉。
于本发明的步骤(i)中,小麦面粉与水的混合比例是依所需而调整,优选是重量比为自约1∶0.8至约1∶1.2;更优选是为约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鱼骨素咀嚼片
- 下一篇:一种以花生壳为载体的氯化胆碱粉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