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7699.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李晓芳;王新莉;王玉;念以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大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18/4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保型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硬泡组合聚醚中所使用的物理发泡剂仍以HCFC-141b(一氟二氯乙烷)为主,其ODP=0.11,该发泡剂对大气臭氧层仍有破坏作用,达不到完全环保的目的,所以决定了其只是一种过渡型的替代产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无常和加速变暖,环保问题已经成为重要事宜,已规定2030年将全面停止HCFC-141b的生产和消费,到2013年把我国HCFC-141b的消费量冻结到2009和2010年的平均水平(基线水平),并在2015年削减10%,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HCFC-141b发泡剂的替代已经显得很迫切。
烷烃化合物作为新一代环保型发泡剂,因其ODP值为零,温室效应很小,无毒,且价格低廉、来源丰富,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是HCFC-141b发泡剂替代的主要趋势之一。其中有实用价值的烷烃发泡剂主要是液态的环戊烷、正戊烷、异戊烷三种,通称为“戊烷类发泡剂”。
但戊烷类发泡剂在普通硬泡用聚醚多元醇中的溶解性较差,环戊烷在不同的通用硬泡聚醚多元醇中的溶解度在10%-20%范围,而正戊烷及异戊烷的溶解度仅在7%以内。为了使添加发泡剂达到一定的量,一般需添加特殊助剂,这将大大增加组合料成本。故戊烷发泡体系的普通硬泡组合料在常温下即呈现浑浊状态,使用时易出现分层现象,将严重影响生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价格较低,与戊烷类发泡剂互溶性良好的环保型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以蔗糖、山梨醇、一缩二乙二醇及植物油为混合起始剂,在胺类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在温度75~130℃、压力0.1~0.6MPa条件下进行聚合,得到较低粘度的,可直接应用于戊烷发泡体系的聚醚多元醇。
聚合反应的温度范围为75~130℃,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105~115℃,反应温度低于75℃时,会加长反应时间,若反应温度高于130℃时,能够加快反应速度,但合成聚醚颜色加深。
所述混合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528.3~614.4:1022。
所述植物油在反应体系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5%~10%。反应体系指起始剂与环氧丙烷。植物油的总加入量会影响合成聚醚的粘度及与发泡剂的互溶性。植物油加入量偏低,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与戊烷类发泡剂的互溶性较差;随着植物油加入量的提高,其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与戊烷类发泡剂的互溶性会提高,但聚醚多元醇本身的粘度会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将影响生产的泡沫塑料的尺寸稳定性等性能。故植物油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5%~10%。
所述混合起始剂中蔗糖、山梨醇、一缩二乙二醇及植物油的重量比为246.2:109.2:95.4:77.5~163.6。
所述植物油为棕榈油与大豆油的混合物,两者质量比为50~70:30~50。植物油选择价格较低的棕榈油与大豆油,大豆油所占比例较大时会使反应时间加长。
所述胺类催化剂为2,4,6-三(二甲胺甲基)-苯酚,其在反应体系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8~1.0%。2,4,6-三(二甲胺甲基)-苯酚本身碱性适中,作为聚醚合成过程中的催化剂,能使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平稳的速度,且合成的聚醚多元醇活性低。
本发明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粘度在5500~7000mPa.S(25℃),羟值在410~450mgKOH/g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聚合过程反应速度适中,制得的聚醚多元醇反应活性低;
2、反应产物脱水后可直接过滤放料,无需脱除钾离子的后处理过程,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3、制得的聚醚多元醇与戊烷类发泡剂互溶性良好,能在各种苛刻使用条件下保证戊烷类组合料透明,能够满足客户长期存储及使用要求,可直接应用戊烷发泡体系来替代HCFC-141b发泡体系,实现所制备泡沫塑料的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大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大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7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内容状态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并行计算中作业全局任务信息传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