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5807.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嘉宇;黄庆宏;刘长军;伊祥华;陈勇强;郑岳夫;陈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养殖 水培 贝类 苗种 方法 | ||
1.一种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用经过消毒、沉淀、过滤的海水作为养殖塘的水源;
(2)将微藻液引入养殖塘中,引入量为每亩250~400L,每毫升微藻液中微藻的含量至少为 个,养殖塘的水深为1.5~1.8m;
(3)在步骤(2)的养殖塘中加入营养液,营养液中包括葡萄糖、免疫多糖和复合肥,加入量为葡萄糖每亩0.2~0.5kg,免疫多糖每亩0.2~0.5kg,复合肥每亩0.5~1.5kg;
(4)以后每隔8~12天往步骤(3)的养殖塘中添加一次营养液,每次添加的营养液中包括葡萄糖、免疫多糖、复合肥,添加量为葡萄糖每亩0.04~0.1kg,免疫多糖每亩0.04~0.1kg,复合肥每亩0.1~0.3kg;
(5)按步骤(4)的要求至少添加一次营养液后,开始往养殖塘中投放虾苗,每次的投放量为每亩8万~10万尾,继续执行步骤(4)直到第一次投放虾苗后一个月,此为第一养殖阶段;
(6)在育苗池中引入经过消毒、沉淀、过滤的海水作为养殖塘的基水,基水的深度为0.4~0.6m,然后将养殖塘中的养殖水引入育苗池,引入育苗池的养殖水的水量应使育苗池水质的透明度在15~20cm,然后往育苗池中投放贝类幼苗,投放量为每平方米0.07~0.1kg;
(7)每4~8天排放掉育苗池中水量的40%~60%,同时往育苗池内补充养殖塘中的养殖水,补充后育苗池中的养殖水的水量应使育苗池水质的透明度在10cm~20cm;
(8)在投放贝类幼苗至少一个月后,将贝类幼苗捕捞,然后往育苗池中投放新的贝类幼苗,返回执行步骤(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6)中先将海水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添加量为每升海水0.15毫克,然后将消毒后的海水在蓄水池中沉淀48小时以上,最后经过沙滤井过滤,用水泵将过滤后的海水抽取到养殖塘或育苗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第一养殖阶段以后停止往养殖塘中添加营养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为金藻、小球藻和角毛藻,金藻、小球藻和角毛藻分别在不同的养殖塘中和虾类一起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将养殖塘中的养殖水引入育苗池是指引入含有金藻的养殖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每次投放贝类幼苗后第一次补充养殖水为补充含有金藻的养殖水,第二次补充养殖水为补充含有小球藻的养殖水,此后补充养殖水为补充含有角毛藻的养殖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每次投放贝类幼苗后第一次补充养殖水时养殖水的水量应使育苗池水质的透明度在15~20cm,每次投放贝类幼苗后第二次补充养殖水时养殖水的水量应使育苗池水质的透明度在10~15cm,此后补充养殖水时养殖水的水量应使育苗池水质的透明度在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将微藻液引入养殖塘中的时间为每年2月下旬,所述的步骤(5)中开始往养殖塘中投放虾苗是指分别于每年3月中旬投放第一茬虾苗,6月下旬可捕捞第一茬虾苗,于5月下旬投放第二茬虾苗,8月下旬可捕捞第二茬虾苗,7月下旬投放第三茬虾苗,10月底可捕捞第三茬虾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养殖水培育贝类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往育苗池中投放贝类幼苗是指于3月中旬投放泥蚶幼苗,5月底捕捞泥蚶幼苗,于5月底投放毛蚶幼苗,6月底捕捞毛蚶幼苗,于6月底投放越南毛蛤幼苗,9月底捕捞越南毛蛤幼苗,于9月底投放海蛏幼苗,11月底捕捞海蛏幼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8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封型双流量电磁阀
- 下一篇:分体式不锈钢感应水龙头本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