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23793.9 | 申请日: | 2012-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宜;刘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用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行业,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线电缆行业产量过剩、技术含量低,整个行业发展缓慢成为老大难问
题。电缆企业努力寻找突破口,科技含量高、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新能源电缆成为主
流。区别于常规电缆,具有领先优势的新能源电缆,逐渐成为电缆企业竞争的热点。
核电站用电缆主要分布在核岛、常规岛,作电力传输及控制、计算机、仪表连接等之用。核电站所需电缆的种类基本与火电站相同,但由于核电站电缆对无卤、低烟、低毒等技术性能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仅能生产核岛外围用电线电缆,而其余应用的电缆大多依赖进口。
传统的核电站用电缆对于实际工作环境中耐火、防腐蚀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满足了核电站用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解决了防辐射、防腐蚀问题。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绝缘层,所述的三根导体外侧分别包裹有耐火层、绝缘层,包裹绝缘层后三根线芯绞合成束,成束后缆芯外侧包裹有包带层,所述的包带层与绝缘层之间设有氢氧化镁填充层,所述的包带层外侧包裹有内衬层、铠装层,所述的铠装层采用双钢带绕包,绕包搭盖率不小于60%,所述的铠装层外侧包裹有高阻燃低烟无卤防辐射防臭氧聚烯烃护套层;所述的导体截面积为1.5~300 mm2。
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阻燃交联聚烯烃。
所述的耐火层材料为双面复合白云母。
所述的包带层采用一层或多层阻燃隔氧包带重叠绕包构成。
所述的内衬层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防辐射防臭氧聚烯烃挤包构成。
本发明的铠装层采用镀锌钢带构成,具有良好的机械保护性能,用阻燃交联聚烯烃材料为绝缘,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采用氢氧化镁进行填充进一步增强了电缆防火性能,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防辐射防臭氧聚烯烃挤包,能够有效的防止电缆不受辐射和臭氧破坏。电缆材料燃烧时逸出的卤素气体、气体水溶液pH值及电导率低,具有低腐蚀性能;电缆燃烧时生成烟雾少,且具备耐磨、抗撕、耐火、耐臭氧、耐腐蚀、高阻燃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1(导体截面积为1.5~300 mm2)、绝缘层3,三根导体1外侧分别包裹有耐火层2、绝缘层3,包裹绝缘层2后三根导体1相互绞合成束,成束后绝缘层3外侧包裹有包带层4,包带层4与绝缘层3之间设有氢氧化镁作为填充层5,包带层4外侧包裹有内衬层6、铠装层7,铠装层7采用镀锌钢带,铠装层7外侧包裹有高阻燃低烟无卤防辐射防臭氧聚烯烃护套层8,绝缘层3材料为阻燃交联聚烯烃,包带层4采用一层或多层包带重叠绕包构成,内衬层6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防辐射防臭氧聚烯烃材料挤包构成。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3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铜干式回收生产线用的干粉杂线铜米机
- 下一篇:一种案台应用CD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