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良种栽培保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3372.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汝全;付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上党墅农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2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良种 栽培 保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茶树栽培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的栽培对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都有较多的要求,而土壤里保持适当的水分对茶苗成活率的高低影响重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七至八月份往往高温干旱能连续数十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果土壤供水不足,茶苗轻则受阴,重则整株死亡。为了能让土壤能保持一定的水分,有利于茶苗茁壮成长,人们除了建立良好的茶园灌溉系统外,还在减少茶园水分流失方面采取措施,常用的保墒措施有在给茶苗浇足定根水后用杂草覆盖地面,或用地膜覆盖地面等。但是用杂草覆盖,由于风吹等原因,往往草会被移开,达不到稳定保墒目的,如果覆盖地膜会给茶苗灌溉带来困难,如水会被地膜挡住难以进入土壤里,茶苗成活率为8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树良种栽培保墒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完成园地整理、环境整治、种苗选购、茶苗定植,给茶苗浇足定根水并复土后,在茶苗的大行距间覆盖地膜,在小行距间覆盖草。
所述大行距尺寸为150cm,所述小行距尺寸为30cm;所述地膜为农用薄膜,厚度 0.005mm,宽度90~100cm,颜色为白色或彩色,如用黑色地膜防杂草效果更佳;所述草为稻草,其厚度4~6 cm。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给茶苗浇水很方便,水能很快进入土壤,同时又能达到良好保墒目的,茶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园地整理:全园挖除老茶树,全垦80 cm,或选择坡度小于15度,PH值4.5-6.5的宜茶缓坡地,按150cm 大行距沿等高线开挖定植沟,沟深60 cm,沟宽60 cm,开沟时上下土层分开堆放,经过风化后,在沟底放入秸秆、树枝等有机物,盖土施入足量底肥,一般每亩不低于饼肥200kg+复合肥50kg或相当肥效的其他肥料,再填回表层熟土至略低于地面。
2、环境整治:沟渠路相通,特别是低洼处及园边开挖60 cm以上的排水沟、截水沟,备好灌溉设施。茶园周边的乡土树种尽量保留,并适当植树,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3、种苗选购:茶树品种为无性系良种龙井长叶,种苗数量按每亩5000株计算,并留出部分“太平苗”(用于“补栽”)。要求:一足龄扦插苗苗高20 cm以上,茎粗2.5mm以上,由专业人员统一从原产地订购,确保纯度、病虫检疫、起苗时间等均符合要求。
4、茶苗定植:定植时间9~10月或2月中旬至3月中旬。采取密植速生栽培技术,山坡地宜低沟栽,缓坡平地宜垄栽,双行或单行条植树,大行距150 cm,小行距30 cm,株距30 cm左右,每穴1~2株,三角形定植,主根过长要截短,双株要分开,将苗适当深栽,超过原泥门3 cm,栽紧踩实扶正,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立即复土、定剪,定剪高度15~20 cm。
5、茶苗保墒:定植后在茶苗的大行距间覆盖农用薄膜,薄膜厚度 0.005mm、宽度100cm,颜色为黑色;在小行距间覆盖稻草,厚度4~6 cm,摆放时应使稻草的长度方向与地膜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不易被移动,而且也节省稻草。
6、茶苗管理: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草、虫、病害防治及抗旱排涝工作,除草时不用除草剂,行间里的草用手拔除。
当年茶苗成活率达91%。
实施例2
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选试验的茶树苗为福鼎大白,当年成活率达9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上党墅农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上党墅农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3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