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锈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1678.8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63/00;C10N30/12;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锈 拉深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五金制品润滑和防锈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学油液,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五金制品进行拉深、弯曲时润滑及工序间防锈的防锈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五金制品在冲压(如拉深、弯曲等)时,需要在工件及模具上涂抹拉深油,起到润滑作用,以防止模具与工件磨损、防止工件产生拉穿等缺陷。普通拉深油没有防锈作用,工件在湿热天气很容易生锈。五金制品多数要进行电镀,生锈后即使除锈,也会在工件表面留下斑点,既影响外观,也影响电镀后工件的防锈性能。目前工序间防锈主要采用防锈水,工件拉深或弯曲后,即使浸涂防锈水,也起不到防锈作用:因为油水不互溶,无防锈作用的拉深油粘附在工件表面,防锈水难以渗入工件表面,工件仍然生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锈拉深油,这种防锈拉深油既能满足冲压(如拉深或弯曲等)时润滑的需要,又能满足工序间防锈需要的,以克服现在工件冲压后防锈能力不足且难以防锈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防锈拉深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环保,成本低,容易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锈拉深油,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用于冲压0.6mm以下厚度的钢板时,上述防锈拉深油优选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用于冲压0.6mm~2mm厚度的钢板时,上述防锈拉深油优选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用于冲压2mm-6mm的厚度的钢板时,上述防锈拉深油优选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上述防锈拉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7%的石油磺酸钡、1%的苯三唑三丁胺、1~2%的环烷酸铅、15~25%的凡士林和65~76%的柴油直接混合,用加热管加热到80℃~90℃,机械搅拌到石油磺酸钡、苯三唑三丁胺、环烷酸铅和凡士林在柴油中完全溶解,收集,即得。
本发明的原理为:以石油磺酸钡为主要防锈剂、以苯三唑三丁胺及环烷酸铅为辅助防锈剂,以凡士林为主要润滑剂,以环烷酸铅为辅助润滑剂,以柴油为基础油混合搅拌并加热而成。石油磺酸钡作为主要防锈剂,具有良好的人工置汗性,油溶性好,并有优良的耐盐水性能;苯三唑三丁胺是一种油溶性气相防锈剂,作为辅助防锈剂,具有气相防锈功能,对于复杂冲压件油膜难以达到的地方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凡士林是主要润滑剂,同时也是防锈拉深油的成膜剂,其量的比例决定油的粘度及油膜的厚度,所起的润滑作用也不同;环烷酸铅既是辅助防锈剂,又量辅助润滑剂,它油溶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湿热和抗盐水的能力,还具有人工置汗性,环烷酸铅还可作为重载极压剂,配合凡士林,在厚工件拉深或弯曲时,对防止工件拉伤、拉裂、模具磨损方面有重要作用;柴油作为防锈拉深油的基础油,能溶解石油磺酸钡、苯三唑三丁胺、环烷酸铅和凡士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满足冲压(如拉深或弯曲等)时润滑的需要,又能满足工序间防锈的需要,冲压后的工件防锈期在7天以上,不需要另外再做工序间防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直接混合,用加热管加热到80℃,机械搅拌到石油磺酸钡、苯三唑三丁胺、环烷酸铅、凡士林在柴油中完全溶解,收集,即得到防锈拉深油。
在生产中弯曲厚度为3mm,材料为Q235的钢件用此防锈拉深油,弯曲部位没有出现拉裂且没有显著的擦伤,产品在生产车间自然放置10天未见生锈现象。
对比:用机油作为润滑油弯曲同样的钢件,弯曲部位没有出现拉裂且没有显著的擦伤,但产品在生产车间自然放置2天后出现生锈。
实施例2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直接混合,用加热管加热到90℃,机械搅拌到石油磺酸钡、苯三唑三丁胺、环烷酸铅、凡士林在柴油中完全溶解,收集,即得到防锈拉深油。
在生产中拉深厚度为0.5mm,材料为18的钢件200件(小零件深拉)用此防锈拉深油,拉深件底部没有出现拉裂且拉深部位没有出现擦伤,产品在生产车间自然放置10天未见生锈现象。
对比:用机油作为润滑油拉深同样的钢件,200件中有5件出现拉裂,且产品在生产车间自然放置2天后出现生锈。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