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1014.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汤保贵;施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斑鱼 盐度 外围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苗培育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石斑鱼类通常在外海海域进行育肥、性腺成熟、产卵、受精、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那里水质条件优越,盐度高且稳定,十分有利于鱼类的早期发育。
目前,虽然石斑鱼类已经实现了种苗的全人工繁育,但育苗成功率不高一直困扰着产业界,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盐度。海水鱼育苗通常在近岸进行,由于受到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影响,近岸盐度通常低于外海。尤其是6~9月份,此时正值石斑鱼的繁殖季节,又是台风、降雨多发季节,近岸海水盐度通常较外海低5~10‰左右,对于石斑鱼人工育苗十分不利。
为了满足育苗阶段对盐度的需求,产业界一般采取前期加盐、中后期移池降盐的多级育苗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1)多级移池劳动强度大、操作应激强,鱼苗损失大;(2)不同育苗池间存在的水温、盐度、水流等差异,微小幼苗非常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死亡;(3)多级移池幼苗多次接触移苗渔具,极易感染病原;(4)全水体加盐提升盐度成本高昂,生产上很少采用。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其在育苗池中进行围隔式加盐孵化,将孵化、开口、仔稚鱼培育在同池完成,最大限度减少操作与环境应激,从而提高育苗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清池消毒:选择育苗池,消毒后引入海水;
肥水培育:向育苗池的水体中施入农用复合有机肥,培育肥水至透明度25~30cm;
接种轮虫;
围隔准备:在育苗池中设置若干个围隔,用人工海盐将围隔中的独立水体调至盐度为30‰~35‰;
受精卵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围隔中进行孵化;
围隔打开:仔鱼孵出3天后,将围隔打开一个间隙,使围隔内外进行水流自然交换,内外盐度逐步达到平衡,仔鱼也可以通过间隙到达围隔外;
接种桡足类;
接种丰年虫;
育苗完成。
其中,在接种丰年虫步骤后,还包括水体追肥步骤:根据水体透明度变化及饵料密度合理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35cm左右。
其中,在清池消毒步骤中: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5~10 Kg/亩;7天后加洁净海水至0.8~1.5m。
其中,在肥水培育步骤中:按15~20 Kg/亩用量向水体中施入农用复合有机肥。
其中,在接种轮虫步骤中:按0.5~1.5Kg/亩用量接种轮虫,作为初孵仔鱼的开口饵料。
其中,在围隔准备步骤中:所述围隔上覆遮阳网,遮阳网使围隔内光照强度不高于5500勒克斯。
其中,在围隔准备步骤中:在围隔水体中布置15~20条气石进行充气,使水体呈沸腾状。
其中,在受精卵孵化步骤中:布卵密度不超过300g/ m3,同时调小气石的充气量,使水面呈波纹状,从而使卵在水面轻微翻滚。
其中,在接种桡足类步骤中:仔鱼孵出后10天后,按0.5~1.5Kg/亩用量向育苗池中接入桡足类,供仔鱼摄食。
其中,在接种丰年虫步骤中:仔鱼孵出后18天后,开始孵化丰年虫投喂,初期按每万尾鱼苗孵化400~600g丰年虫卵,后期适当增加到600~800g/万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 “三级”围隔式育苗技术,在低盐度区域或季节开展海水鱼育苗。在育苗池中设置围隔,加盐孵化,随着鱼苗在开口后,对盐度要求逐步降低及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将围隔打开,一方面可以扩大育苗水体空间、降低育苗密度,同时,通过盐分自然扩散,缓慢降低水体盐度,减少操作与环境应激,从而提高育苗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1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