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Ru(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0557.1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席小莉;李雅君;张立伟;王晓菊;陈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癌 活性 ru ii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具体为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Ru(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配合物与DNA有三种作用方式,它们分别为1、静电结合;2、沟渠结合;3、插入结合。静电结合是指带正电荷的金属配合物与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根以静电吸引的方式相结合;沟渠结合是指配合物结合到双螺旋DNA的沟渠部位;插入结合是指配合物利用其含有的平面芳香杂环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并与其碱基对发生堆积。这三种方式中以第三种方式为最佳的结合方式,因为可以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直接使碱基对受损,在癌症等遗传病中由于其母代DNA的错配导致子代DNA也以错配形式复制,若金属配合物能够识别这样的错配并插入到错配的碱基对中,它便阻止其复制,这样我们便可将其作为一种好的抗癌药物,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或分子病。目前,有人合成芳香环Co配合物,但芳香环Co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的数量级一般在104M-1左右,在抗肿瘤活性方面表现平平,因而该种Co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难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抗肝癌活性的Ru(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Ru(II)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摩尔比为1:2的RuCl3·H2O和1,10-菲咯啉,溶于6倍体积N,Nˊ--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回流3~4h,接着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溶剂,剩余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52倍体积丙酮,置于0℃的环境中过夜;抽滤所得晶体,并用冰水洗涤;然后将粗 产品溶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中,加热回流1~2h,过滤后除去不溶物,于滤液中加入LiCl,其与RuCl3·H2O的摩尔比为124:1,旋转蒸发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剩余水溶液于冰浴中冷却,得到墨绿色晶体[Ru(phen)2Cl2]·2H2O,反应式:
第二步: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Ru(phen)2Cl2]·2H2O、GFLX、乙醇钠,其摩尔比为2:30:5,用20倍体积无水乙醇搅拌溶解,100℃回流3小时,反应完毕加入盐酸除去过量乙醇钠,旋干回收溶剂,用乙腈溶解所得固体,过滤,旋干滤液,得深棕红固体,即为粗产品;
用乙腈溶解上述粗产品,中性氧化铝柱层析,用体积比为10:1的乙腈与乙醇的混合溶液洗脱,收集棕红色第二色带,旋干,真空干燥得目标配合物。
反应式:
该Ru(II)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实验证明浓度在100ug/ml时能够使肝癌细胞株HepG2有效抑制率(II%)达到63.3%,脑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有效抑制率(II%)达到56.2%,宫颈癌细胞株HeLa有效抑制率(II%)达到74.9%,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效抑制率(II%)达到89.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Ru(II)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明显优于Co配合物及顺铂药物;Ru(II)配合物与DNA具有很高的亲和性,键合常数的数量级一般在105M-1左右;在插入配体的选择上,由于选用加替沙星为原料,加替沙星中含有O原子,O亲硬金属,即Cu、Fe、Ca等 生命原子,同时O又可与H2O等形成氢键。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Ru(II)配合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而且对于正常细胞损伤不大。
附图说明
图1Ru(II)配合物对几种癌细胞株的抑制效应图
图2Ru(II)配合物与DNA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3Ru(II)配合物与DNA的荧光光谱
图4Ru(II)配合物与DNA的电化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Ru(II)配合物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