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0372.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严中明;张金良;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中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腰间盘 突出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在最近几年中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
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疾病的患者,无明显外伤史,病因不明显,逐渐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脊柱侧弯,亦有椎旁压痛及放射痛。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此属风寒湿之邪所致。
中医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原则为,治病求本,这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原理主要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标本兼治”。调整阴阳,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原理。调理气血关系,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调理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扶正与祛邪,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原理。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故,本发明旨在提供温肾散寒,化瘀通脉,平肝熄风,驱寒燥湿的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疾病的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温肾散寒,化瘀通脉,平肝熄风,驱寒燥湿的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疾病的方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疾病的方剂,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0-15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8-12g。王不留行、肉桂各5-8g,细辛2-4g,熟地15-25g。
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0-12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8-10g。王不留行、肉桂各5-7g,细辛2-3g,熟地15-20g。
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2-15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10-12g。王不留行、肉桂各6-8g,细辛3-4g,熟地20-25g。
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1-13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9-11g。王不留行、肉桂各6-7g,细辛3-4g,熟地18-22g。
本发明温肾散寒,化瘀通脉,平肝熄风,驱寒燥湿,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疾病效果好,且药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87.2%,良好为9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剂为:
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0-15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8-12g。王不留行、肉桂各5-8g,细辛2-4g,熟地15-25g。
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0-12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8-10g。王不留行、肉桂各5-7g,细辛2-3g,熟地15-20g。
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赤芍、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牛膝、羌活各12-15g,
川乌、草乌 伸筋草、地龙各10-12g。王不留行、肉桂各6-8g,细辛3-4g,熟地20-2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中明,未经严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