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开铁口机用多连杆组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0340.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燕相彪;杨华生;张显超;杨俊;胡华平;朱必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开铁口机用多 连杆 组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炼铁高炉炉前开铁口机的多连杆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炼铁高炉炉前开铁口机吊挂机构及行走机架(吊挂机构与行走机架连接在一起)轨迹的控制一般是采用单连杆的控制方式或直接与转臂固定(轨迹事先已设计好)的方式,该类设计连杆较长、受力较大,易拉断或撞弯从而引起失效,同时对开铁口机姿势的调整量较小,机架所需炉前空间较大,对于炉前空间受限的高炉有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该类高炉用户的使用要求和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连杆的组合机构,通过连杆间在有限空间的组合运动给吊挂机构及行走机构提供大的调整角度,同时增大各铰接点反力与力臂间的有效夹角,在保证必须转矩的前提下减小各铰接点的受力。
本发明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开铁口机用多连杆组合机构,三角连杆的三个端点上分别设有铰接点B、铰接点C和铰接点D,长连杆一端通过铰接点B与三角连杆连接,三角连杆通过铰接点C与短连杆连接。
长连杆另一端通过铰接点A与开铁开铁口机固定座固定连接。
三角连杆通过铰接点D与开铁口机转臂固定连接。
短连杆通过铰接点E与吊挂机构连接。
所述的铰接点B、铰接点C、铰接点D、铰接点A和铰接点E均为销轴铰接。
本发明提供的多连杆的组合机构,通过连接在开铁口机转臂及固定座间的回转油缸推动整个转臂及吊挂机构等转动,由该组合连杆机构各连杆在小范围内的联动,带动吊挂机构及行走机架转动较大的角度,快速调整姿势对准铁口,减小了行走机架转过的空间,可以方便应用于狭小的高炉炉前空间,工作适应范围广,炉前空间占用少,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通过三角连杆的过渡运动,增大了各铰接点反力与力臂间的有效夹角,优化了结构件的受力分布,减小各铰接点与连杆的受力,降低了连杆、铰接座拉断或弯曲的失效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铰接点的运转轨迹图,其中,b,c,e,f分别代表铰接点B、铰接点C、铰接点E和铰接点F的运动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炉开铁口机用多连杆组合机构,三角连杆2的三个端点上分别设有铰接点B5、铰接点C 6和铰接点D7,长连杆1一端通过铰接点B5与三角连杆2连接,三角连杆2通过铰接点C 6与短连杆3连接。长连杆1另一端通过铰接点A8与开铁开铁口机固定座9固定连接。三角连杆2通过铰接点D7与开铁口机转臂10固定连接。短连杆3通过铰接点E4与吊挂机构11连接。所述的铰接点B5、铰接点C6、铰接点D7、铰接点A8和铰接点E4均为销轴铰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回转油缸12驱动开铁口机转臂10转动,转臂10带动与之相连的吊挂机构11与连接在其上的三角连杆2,长连杆1铰接在开铁口机固定座9与三角连杆2间,三角连杆2的运动受长连杆1的制约,三角连杆2相对于铰接点D7逆时针转动,从而由铰接点C6带动短连杆3运动,该运动与转臂10带动吊挂机构11的运动复合构成了吊挂机构11的复合运动,此复合运动确定了行走机架的运动轨迹,吊挂机构上的F点轨迹可以形象的表示出行走机架的运动轨迹,铰接点B、C、E的轨迹反映了各连杆的运动。在三角连杆2相对转臂逆时钟转动的过程中,吊挂机构前端与转臂的夹角先变大一点,当三角连杆2运动到铰接点C、D、E共线时此夹角最大,随着转臂的转动此夹角又加速的减小,当三角连杆2的运动超过铰接点C、B、E共线的临界点时,吊挂机构前端与转臂的夹角急剧的减小,行走机构迅速的到达过铁口中心线的竖直平面,钻杆对准铁口,附图2中F点轨迹的曲率很好的表现了这一变化。在转臂的转动过程中,三角连杆2、长连杆1、短连杆3在极小范围内的运动,实现了吊挂机构与行走机架较大角度的转动,同时该角度分段变化,充分的节省了行走机架转过的空间;通过三角连杆2的过渡运动,增大了各铰接点反力与力臂间的有效夹角,优化了结构件的受力分布,因此在转矩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各铰接点与连杆的受力,降低了连杆、铰接座拉断或弯曲的失效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线钢冶炼用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纤皮革磨皮机刷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