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用轴承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0220.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张振中;王家斌;任杰;初明宇;闫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拆卸方便、省时省力的泵用轴承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离心泵泵轴两端的轴承体结构是由轴承、轴承体、轴承压盖、轴套螺母、轴套挡套和密封圈组成,泵轴两端分别固定有轴承,轴承 经轴承体与泵体固定连接,轴承外径内端与轴承压盖相抵触,轴承内径外端与固定在泵轴端部的止退垫圈、轴套螺母相抵触,内端与固定在泵轴上的轴承挡套相抵触,以保证泵轴的正常运行,轴承压盖经密封圈与轴承体固定连接,轴承压盖侧面设有注油孔,以利于润滑轴承,轴承体上设有放气塞,其不足是:在更换泵体的内部零件时,需要先将轴承体、轴承逐个拆卸下来才能更换泵体内的零件,而通常轴承与泵轴的安装都采用过盈配合,在拆卸过程中,需要敲、打、或使用专业工具才能将轴承从泵轴上取出,这样费时费力、若操作不慎,很容易损坏轴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保证轴承精度要求、避免损坏的泵用轴承体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用轴承体结构,包括泵轴、轴承、轴承体、轴承压盖、轴套螺母、轴套挡套和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泵轴的轴承安装面内侧设有螺纹段,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轴承拆卸套,轴承压盖套在轴承拆卸套上,轴承拆卸套经轴承挡套与轴承相抵触,所述轴承拆卸套内孔一端设有螺纹孔,另一端设有轴孔,螺纹孔和轴孔相连通,轴承拆卸套对应轴孔外端设有拆装缺口,以利于用勾扳手钩住拆装缺口固定旋转,通过旋转轴承拆卸套,轴承套将轴承沿轴向顶出,保证了轴承的精度要求,避免了轴承的损坏,方便了拆卸。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保证轴承的精度要求、避免损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轴承体1、泵轴2、轴套螺母3、止退垫圈4、放气塞5、注油孔6、轴承7、轴承拆卸套8、轴承挡套9、轴承压盖10、密封圈11、轴承安装面12、螺纹段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泵用轴承体结构,包括泵轴2、轴承7、轴承体1、轴承压盖10、轴套螺母3、轴套挡套9和密封圈11,泵轴2两端分别固定有轴承7,轴承7经轴承体1与泵体固定连接,轴承7外径内端与轴承压盖10相抵触,轴承7内径外端与固定在泵轴2端部的止退垫圈4、轴套螺母3相抵触,内端与固定在泵轴2上的轴承挡套9相抵触,以保证泵轴2的正常运行,轴承压盖10经密封圈11与轴承体1固定连接,轴承压盖10侧面设有注油孔6,以利于润滑轴承,轴承体1上设有放气塞5,其特征在于泵轴2的轴承安装面12内侧设有螺纹段13,螺纹段13上螺纹连接有轴承拆卸套8,轴承压盖10套在轴承拆卸套8上,轴承拆卸套8经轴承挡套9与轴承7相抵触,所述轴承拆卸套8内孔一端设有螺纹孔,另一端设有轴孔,螺纹孔和轴孔相连通,轴承拆卸套8对应轴孔外端设有拆装缺口,以利于用勾扳手钩住拆装缺口固定旋转,通过旋转轴承拆卸套8,轴承拆卸套8将轴承7沿轴向顶出,保证了轴承7的精度要求,避免了轴承7的损坏,方便了拆卸。
本发明在需要更换泵内部零件而拆卸轴承7时,由于轴承拆卸套8通过螺纹与泵轴2连接,用勾扳手钩住轴承拆卸套8一端的拆装缺口以泵轴轴线为中心旋转,使轴承拆卸套8将轴承7顶出,达到了方便拆卸的目的,也避免了损坏轴承,同时,也节约了工作时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保证轴承的精度要求、避免损坏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扣件
- 下一篇: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