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9785.7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裘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伟江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嘉铭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护逃生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空缓降器,主要用于人们在高楼或其它高空场所需紧急下降之用,但又要求在一定的速度下安全降落。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楼大厦遍地而起。当高楼或高空出现险情时,如火灾、地震等,人员需紧急自救逃生或疏散。因此,各种高空缓降器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重视。
高空缓降器技术的关健是缓降,要达到缓降就是要有有效产生阻尼作用的缓降装置。目前,国内外这类装置类型很多,但实际上投放市场以及人们能放心来使用的还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用液压或气动来作缓降装置。这样往往导致结构复杂成本高;二是有的用电力作为动力。但在紧急或危急情况下电力往往难以保证;三是现实大多数缓降器的缓降装置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摩擦机构。摩擦机构是人们熟悉和常用的装置。但有二个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是摩擦会发热,特别是路程长和连续使用,摩擦会产生相当高的温度甚至使机构咬死失效;其二是当人从高空下降时,速度会因为体重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动,甚至会相差五倍以上。
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确保安全的高空缓降器已成为大众期盼和社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的缺陷而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下降速度稳定在安全数值内的全新结构的高空缓降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空缓降器,包括壳体、槽轮、轴和装在槽轮槽中的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一套以上的缓降机构,每套缓降机构主要由尖齿轮和与所述尖齿轮相啮合的一个以上摆针架组成。
所述的轴穿过所述的槽轮中心,并与所述的壳体两侧板垂直地并能转动地安装,所述的尖齿轮与所述的槽轮同轴设置,所述的尖齿轮和槽轮均设有键与所述的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缓降机构的摆针架设于所述尖齿轮的周边上、安装于所述壳体一侧壁与壳体中隔板之间,每一个摆针架包括两侧带轴颈的摆架、固定在所述摆架内的二对以上摆针,所述的缓降机构的所述尖齿轮的轮齿伸入所述的摆针架内并与所述摆架中的摆针相啮合。
所述的缓降机构还包括使所述摆针架轴向定位的滚珠、调节摆针架轴向间隙的调节螺钉和摒螺母。
所述的槽轮正下方居中位置设有绳索的上导向滚轮、下导向滚轮和压紧滚子;上导向滚轮是左右各一个,二者间的间隔尽量小,以穿越所述上导向滚轮边的二绳索不摩擦为准,所述下导向滚轮位于所述两个上导向滚轮的正下方居中位置,该下导向滚轮的两旁各有一个所述的压紧滚子。
本发明优点是:
由于壳体内安装有由尖齿轮和与尖齿轮相啮合的摆针架组成的缓降机构,该缓降机构使设置救生绳索的槽轮运转缓速、均匀,逃生人员或下撤物品均能安全降落。
本缓降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使用却十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的C-C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K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摆针架正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右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各附图标记名称是:
壳体1、壳体中隔板111、轴2、槽轮3、键4、尖齿轮5、摆针架6、摆架61、摆针62、调节螺钉63、滚珠64、摒螺母65、轴颈66、上导向滚轮7、下导向滚轮8、压紧滚子9、绳索10、销轴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高空缓降器,包括壳体1、槽轮3、轴2和装在槽轮3槽中的绳索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安装有一套主要由尖齿轮5和与尖齿轮相啮合的四个摆针架6组成的缓降机构。
所述的轴2穿过所述的槽轮3中心,并与所述的壳体1两侧板垂直地并能转动地安装,所述的尖齿轮5与所述的槽轮3同轴设置,所述的尖齿轮5和槽轮3均设有键4与所述的轴2固定连接。
所述的缓降机构的四个摆针架6设于所述尖齿轮5的周边上、安装于所述壳体1一侧壁与壳体中隔板111之间,能自由地摆动,每一个摆针架6包括两侧带轴颈的摆架61、固定在摆架61内的二对摆针62,所述的缓降机构的所述尖齿轮5的轮齿伸入所述的摆针架6内并与摆针62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伟江,未经裘伟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急制动防误操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CRTH2 拮抗剂的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