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9757.5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孔宇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叶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五叶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的主料为原料在蒸馏水或纯净水中蒸馏得到的产物,原料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添加比例为1:3-20,主料与辅料的添加比例为10-50:1,其中,原料包括嫩茶叶、嫩竹叶、荷叶、山楂叶和芹菜叶,所述的嫩茶叶、嫩竹叶、荷叶、山楂叶、芹菜叶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4-15:1.2-2:1:1-2:1,辅料为柠檬酸和蔗糖或柠檬酸和木糖醇中的任一组,柠檬酸与蔗糖或柠檬酸与木糖醇的添加比为均为1:1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嫩茶叶、嫩竹叶、荷叶、山楂叶、芹菜叶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5:1.5:1:1.25:1;原料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添加比例为1:11;主料与辅料的添加比例为46.6:1,其中,柠檬酸与蔗糖或柠檬酸与木糖醇的添加比例均为1: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五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嫩竹叶为凤尾竹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还添加有次原料,该次原料为银杏叶、金银花、枸杞子、决明子、陈皮和枣中的一种,次原料的添加量为原料总添加量的0-0.5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嫩茶叶、嫩竹叶、荷叶、嫩山楂叶、芹菜叶为原料;
(2)将嫩茶叶经摊晒、杀菌、理条、揉捻处理,摊凉成型;
(3)将嫩竹叶清洗、摊晒、热蒸、揉捻、烘晒成型;
(4)将荷叶清洗、灭菌、热蒸、烘晒成型;
(5)将嫩山楂叶清洗、摊晒、热蒸、揉捻、烘晒成型;
(6)将芹菜叶清洗、摊晒、热蒸、烘晒成型;
(7)将分别经步骤(2)、(3)、(4)、(5)、(6)处理后的嫩茶叶、嫩竹叶、荷叶、嫩山楂叶、芹菜叶依次按4-15:1.2-2:1:1-2: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制,消毒灭菌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8)将步骤(7)处理后的原料五叶经蒸馏水或纯净水浸泡30-40分钟后蒸馏,得馏分、初镏液和叶渣,其中,原料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添加比例为1:3-20;
(9)将步骤(8)中初镏液连同叶渣一起加热煮沸煎煮,每次1-5小时,得提取液,提取2-3 次;
(10)将步骤(8)的馏分以及步骤(9)每次的提取液合并,分离异物并过滤,得主料,该主料与辅料搅拌均匀,过滤后,再经流动蒸汽灭菌后灌装封口得成品,其中主料与辅料的添加比例为10-50:1,辅料包括柠檬酸和蔗糖或柠檬酸和木糖醇中的任意一组,柠檬酸与蔗糖或柠檬酸与木糖醇的添加比例均为1:10-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热蒸工序,热蒸温度为100-150℃,热蒸时间20-30分钟;步骤(4)的热蒸工序分两步,先将热蒸温度控制在100℃,保持10-2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80-85℃,保持20分钟;步骤(5)的热蒸工序采用100℃的流动蒸汽,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步骤(6)的热蒸工序采用80-90℃的流动蒸汽,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热蒸温度为120℃,热蒸时间20分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每次煎煮提取过程的时间为2小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4)均采用紫外线杀菌,步骤(7)采用红外线消毒,步骤(10)灭菌采用的流动蒸汽温度为90-100℃,灭菌时间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还添加有次原料,该次原料为银杏叶、金银花、枸杞子、决明子、陈皮和枣中的一种,次原料的添加量为原料总添加量的0-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孔宇,未经方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7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外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曝光质量检测方法